一種零售價每斤25元至30元之間的大球蓋菇,出現在上海菜市。與眾不同的是,這些大球蓋菇是一種“不吃腐木吃秸稈”的草腐菌。通過食用菌菌絲與秸稈搭配,使得秸稈“變廢為寶”,自然發酵、經過生物降解后成為“機料”,這樣培育而出的大球蓋菇有了松茸的口感。從去年伊始,上海市農科院在崇明區成功實現稻秸稈栽培大球蓋菇,今年,崇明農民把栽種面積擴大到了1000多畝。
不焚燒實現自然“還田”
過去,處理稻秸稈的傳統做法,就是一燒了之,但那樣會帶來嚴重的空氣污染。在生態崇明,傳統的焚燒法顯然已不符合現下綠水青山的需求。
“通過自然發酵,實現生物降解也不是不可能。”上海林地菌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青恩告訴筆者,市農科院通過食用菌菌絲加入稻秸稈,使其自然發酵成為有機料,同時菌渣也可以直接還田。變廢為寶,可使農民增收,又可改善土壤肥力的功效,實現生態和經濟的雙重效應。
農科院食用菌所研究員陳輝所在的團隊專門研究用食用菌解決農業廢棄物。早在2011年,他們就提出食用菌分解稻秸稈,因為稻秸稈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木質素,食用菌恰好以此為食。據悉,今年,50畝水稻完成收割,15噸稻秸稈整齊堆放,生活在崇明島上的農民就要開始在經過生物降解的秸稈上“種”大球蓋菇了。兩個月后,這些蘑菇將進入豐收季;半年之后,一茬茬蘑菇將把這些秸稈分解成肥料,重新回歸農田。
反復試驗選定大球蓋菇
“從2014年伊始開始試驗,曾反復試驗了7、8個菌菇品種,*終在大球蓋菇上試驗成功。”李青恩告訴記者,*終選擇大球蓋菇,因為它可以完全通過生料栽培,無需再人工滅菌,且口感*,勝似松茸。
筆者了解到,大球蓋菇又名皺環球蓋菇、皺球蓋菇、酒紅球蓋菇,屬于擔子菌門,層菌綱,傘菌目,球蓋菇科,球蓋菇屬。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多糖等營養成分,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菇類之一,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發展中國家推薦栽培的蕈菌之一。
原本,大球蓋菇就是一種“不吃腐木吃秸稈”的草腐菌,它分解纖維能力特別強,六個月就能把秸稈完全分解,而且“胃口”也特別大,平均種植一平方米大球蓋菇需秸稈50到70公斤。不過,大球蓋菇長成后,菌柄粗似成年人小臂,“粗壯”的外形很難讓人將之與美食聯系起來,加上大球蓋菇需求*旺盛、價格*時是春節前后,而它作為中高溫菌種,收獲季在五六月間,故而市場知名度不高。
通過秸稈技術栽培后,很快大球蓋菇就有了新的名字:赤松茸、松茸菇。在低溫條件下發菌的大球蓋菇,外形“變美”,又能高效率分解秸稈。更誘人的特點在于,新品種無需完全長成就能采摘,菌形小巧,且口感似松茸。隨著名聲漸響,逐漸打開了市場,身價也日益走高,到春節期間其身價或將超過40元一斤。
未來或成改良土壤主力
通過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轉換大球蓋菇,廢菌渣還林還田改良土壤,實現了“林下食用菌生態種植模式”。李青恩所在的崇明區建設鎮林地菌業基地在食用菌研究所的指導下,2017年大球蓋菇的種植面積已達300余畝,收入突破百萬元。今年,大球蓋菇的種植面積或突破1000畝。
一季大球蓋菇栽培下來還有了意外收獲,在整個秸稈還田的閉環中,隨著食用菌的“加入”,土壤變肥沃了。據測算,菌渣還田后,土壤表層中的有機質增加26.65%,速效氮、磷、鉀分別增加19%、44%和4%。未來,食用菌加秸稈的搭配或能成為未來改良土壤的主力。
“今年,崇明區的18噸稻秸稈有了新去處。”李青恩說,以平均一平方米大球蓋菇的種植面積,就需要秸稈50到70公斤,按500畝種植面積計算,理論上可以“消化”2萬畝水稻所產生的秸稈。今年,林地菌業基地將以150元每草捆(400多公斤)的價格向崇明區農戶收購秸稈,用于大球蓋菇的規模化種植。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