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聊城高新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破“就脫貧抓扶貧”的思維局限,把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等結合起來,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的高新區篇章。
重點貧困村成立扶貧理事會
近日,許營鎮崔莊村扶貧理事會選舉大會召開,選舉產生首屆會長及成員,這標志著高新區*村級扶貧理事會正式成立。
70多歲的老黨員崔懷蘭是崔莊村的貧困戶,自村里引進產業扶貧項目以來,老人一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觀。這次被推選為理事會成員,他深感責任重大:“我見證了脫貧攻堅工作給鄉村帶來的巨大變化,今后將積極為扶貧工作獻計獻策,做好協調服務,為脫貧攻堅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成立扶貧理事會,設置村級扶貧專職主任崗位,有利于實現*扶貧經營性資產穩妥經營,保障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有效完成脫貧攻堅的階段性任務,推動建立促進村集體增收和全體村民共同致富的長效機制,高新區21個重點貧困村均成立了扶貧理事會。”高新區扶貧辦副主任胥士文說。
高新區堅持治貧先治愚,在重點貧困村成立扶貧理事會,理事會會長由村干部擔任,成員由黨員代表、貧困戶代表、群眾代表共同組成。扶貧理事會在村“兩委”領導下開展工作,負責監督本村*扶貧工作,具有參與、服務、協調、監督等職能,并及時反映和解決貧困戶的合理訴求,妥善化解矛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拔掉窮根,“輸血”變“造血”。
許營鎮崔莊村貧困戶崔文白,每天一大早都會來到許營大集早早地開攤理發,由于他價格公道、手藝好,多年的剪發手藝贏得了大家的認可,生意做得蒸蒸日上。
崔文白今年66歲,因家境貧寒,中年才結婚,妻子患有癲癇病,女兒還在上小學,在鎮村兩級的幫助下,崔文白才有了現在的家。“我把政府給的低保錢都攢了下來,買了11只羊。現在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但是咱還是得好好干,光靠政府也不行,必須自己加油干,多想門道,真正脫貧致富。”崔文白告訴記者,政府的扶貧政策堅定了他脫貧致富的決心和信心,他不等不靠,始終保持樂觀心態,用政府給的扶貧分紅和低保補助買羊喂養,同時,還到周邊村莊趕集剪發,不斷拓寬家庭增收渠道。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高新區堅持外部“輸血”式扶貧和內部“造血”式脫貧相結合,通過幫包責任人一對一幫扶、提供公益崗位、技術培訓指導、發展扶貧產業吸納貧困戶勞動力等多種方式,扶知識、扶技術、扶思路,提升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綜合素質,增強貧困戶內生動力。
21個重點貧困村全部達退出標準
許營鎮曹莊村有個頤康家園,不少五保貧困戶住在這里。“真是想不到,我能過上這樣舒心的日子!”近日,70多歲的五保貧困戶張小玉高興地說。自從入住頤康家園,她的生活條件大幅改善,空閑時間還能加工鐵釘增加收入,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高新區針對曹莊村存在老弱病殘貧困戶與危房貧困戶交叉的實際問題,把危房改造與鄰里互助結合起來,整合多方資源,建設了集中互助家園——頤康家園,惠及危房貧困戶11戶、14人。曹莊村的脫貧實踐,是高新區創新推進脫貧攻堅路徑的一個生動縮影。
高新區把培育增收致富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任務,切實增強貧困村造血功能,保證扶貧可持續性。截至目前,高新區累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1677萬元,在重點貧困村形成具有比較優勢的種植、養殖、光伏、加工、旅游、保本分紅等扶貧項目68個,形成經營性扶貧資產1513萬元,累計產生可分配收益150.5萬元,帶動貧困戶375戶、貧困人口682人。截至目前,高新區21個重點貧困村全部達退出標準。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