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冬季。走進河口鎮張李莊村,只見一座座白色的鋼架結構蔬菜大棚排列有序,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成為田野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雖然外面時不時有陣陣寒風吹過,但大棚里呈現的卻是村民來回忙碌的熱火朝天景象。
走進種植戶王憲峰的蔬菜大棚,綠油油的包菜長勢喜人。看著滿地綠油油的蔬菜,王憲峰的言語中透露著喜悅,他告訴記者,“種植大棚蔬菜收益穩定,十幾畝一年能收入20多萬元,畝均超過1萬元。現在,俺的錢袋子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幸福,都是蔬菜大棚的功勞啊!”
近年來,張李莊村在縣、鎮農業部門的指導下,積極引導村民走大棚蔬菜種植致富路。目前,該村已形成以包菜、花菜為主,一年三種三收的栽培格局,村民種菜年均畝收入達1萬元以上。
村民種菜收益高,合作社起了很大的作用。王憲峰告訴記者,為壯大設施蔬菜發展規模,張李莊村大力引導村民成立蔬菜專業合作社,以“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形式推動設施蔬菜生產的專業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經營,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經營模式,確保了蔬菜銷售暢通。
“一年四季都能上市,還不愁銷量,一到上市的時候路上全是來收購的小卡車。現在很多種植戶家里都買了農用三輪和小汽車,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提高。”王憲峰說。
如今,大棚蔬菜種植已發展成為張李莊村一項致富產業,為保證蔬菜品質、提高村民收益,該村積極推廣標準化種植,在種菜過程中施用農家肥,確保蔬菜無公害;邀請農技專家上門指導,同時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與此同時,村黨支部積極引導農民通過轉讓、租賃等土地流轉方式,促進土地規模經營,組織農村能人連片開發,使大棚蔬菜種植形成規模化。目前,該村上市的大棚蔬菜供不應求,越來越多村民鼓起了“錢袋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