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以來,河南許昌市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破解“三農”困局、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總要求,按照“全面部署、多頭發力、重點突破、梯次實現”的工作思路,對鄉村振興進行*指導,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該市有鄉村振興省級示范縣2個(建安區、長葛市)、示范鄉鎮5個、示范村20個,正在努力探索路徑清晰、富有特色的“六個并重”促進鄉村振興的“許昌模式”,為鄉村全面振興積累經驗。
堅持提質與融合并重,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近年來,我們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大力推動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農業由增產向提質轉變。”許昌市副市長楚雷說,“許昌市持續穩定糧食產能,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抓好高標準糧田建設。今年全市新建高標準糧田7.76萬畝,累計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79.4萬畝,成為全國平原井灌區連片規模*、技術集成度*的節水灌溉示范區。”
推動農業轉型升級,以“四優四化”為導向,著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增強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依托花木種植傳統優勢,著力延鏈條、增效益,該市花木種植面積近100萬畝,年產值突破1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近150億元,成為全國*的花木生產和銷售集散地;大力發展道地藥材種植,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42萬畝,擁有道地藥材36種,禹州市成為全國17家中藥材專業市場之一,也是河南省*的*中藥材專業市場;大力建設高標準現代煙草示范園區,許昌市煙葉種植面積穩定在12萬畝,許昌“濃香型”煙葉品牌全國知名,成為國家*卷煙原料和外貿出口煙生產基地。
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按照“擴規模重集聚、調結構提檔次、延產業促融合”的思路,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集群,拉長農業產業鏈條,促進農業生產要素跨界配置和有機整合,全市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10個,農產品加工企業達2048家。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互聯網+農業”等新業態,推進農業與旅游觀光、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
堅持培養與引進并重,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關鍵。許昌市把人才作為鄉村振興的*資源,構建支持引導社會各方面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政策體系,打通促進人才向農村、向基層一線流動的通道。
大力培育“本地”人才,整合各類培訓資源,全面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等“人才培養工程”,培育一批理念新、有知識、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和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
同時,該市積極引進“外來”人才,大力實施“引鳳回巢”工程,出臺支持鄉村創業的配套服務政策,提高鄉村發展的軟硬件,讓回鄉者舒心創業,讓創業者安居樂業,全市返鄉創業農民超過10.68萬人,帶動36.32萬人實現就近就業。
堅持治理與創建并重,推動鄉村生態振興
“2014年以來,許昌市已連續4年被評為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先進市。”許昌市委副書記史根治說,“許昌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發展理念,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場硬仗,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全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精神文明建設,以及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使全市農村人居環境逐步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環境美、田園美、村莊美、庭院美的‘四美鄉村’已初具雛形。”
垃圾、糞污、空間治理等是群眾*關心、*期盼解決的難題。許昌市全面推動村環境衛生整治常態化、制度化,梯次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積極推廣“一宅變四園”,基本實現了城鄉環衛設施一體化、垃圾治理市場化全覆蓋。整治荒蕪宅基地近1.6萬畝,打造各類游園3000余個,農村生活垃圾、污水、糞污、空間治理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大力實施“綠滿許昌”行動計劃,全面推進鄉村增綠,全市花木林海面積超過100萬畝,村莊綠化覆蓋率接近50%。借助良好生態優勢,大力發展農家樂、生態游等產業,實現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跨越。
堅持弘揚與傳承并重,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近年來,許昌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著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堅持宣傳、教育、治理相結合,大力實施“文明風尚、文明創建、文化惠農、道德典型、移風易俗”五項示范工程,褒揚善行義舉、貶斥失德失范,加大黃賭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力度,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
圍繞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建強鄉村文化陣地,抓好文化惠民工程,該市建成鄉級文化站103個、村級文化服務中心2200余個,基本實現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全面推進移風易俗,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全市超過80%的行政村建立了以“一約五會”為主的群眾自治組織。弘揚優良家風、培育文明鄉村,深入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全市各級文明村鎮覆蓋率達20%。圍繞傳統文化傳承,突出示范引領,深度挖掘全市2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文化底蘊,打造歷史人文村莊、特色民俗村莊,厚植鄉村振興基礎。
堅持基層和基礎并重,推動鄉村組織振興
許昌市把抓基層、強基礎作為長久之計和固本之策,抓好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和基層黨組織晉檔升級,大力推行“一編三定”,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政治功能。
該市大力實施“頭雁”工程,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進一步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把*人才選配到村黨組織書記崗位上來,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戰斗堡壘作用進一步提升。目前,全市村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50.3歲,較上屆下降1.6歲;大專及以上學歷900余人,較上屆提高25.7個百分點。推進民主管理,建立健全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推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開展信訪工作“零訪村”創建活動,各類矛盾糾紛基本實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
堅持質量和成效并重,推動鄉村共同富裕
為全力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許昌市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維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2014年以來,全市累計退出貧困村184個,退出貧困人口3.79萬戶14.23萬人,現有貧困人口1.81萬戶4.61萬人,貧困村9個。
深入實施貧困人口穩定增收計劃,通過培訓就業、產業發展、電子商務、金融扶貧、資產收益、政策落實以及輔助增收等7條途徑,促進群眾“多頭”增收,為貧困戶量身定制增收計劃11.6萬項,平均每戶覆蓋4.7項。發揮民營經濟發達、民營企業眾多的優勢,大力開展“千企幫千村”活動,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近務工。
圍繞貧困戶“衣食住行”基本保障,聚焦貧困群眾“因學、因病、因殘”致貧等問題,全面落實行業扶貧政策,筑牢民生保障網。深入開展志智雙扶,通過貧困戶分類量化積分管理、選樹典型等措施,激發脫貧內生動力,全市建立“扶志超市”200余家,惠及貧困人口7600余人。
“我們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系列重要論述,全面落實河南省委、省政府關于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安排部署,切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抓實抓好。”許昌市委書記、市長胡五岳充滿信心地說,“下一步,許昌市將集中力量支持鄉村振興工作,努力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的典型和樣板,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