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們村因為沒路沒井,農業生產條件太差,糧食畝均產量只有五六百斤。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和高標準糧田創建,俺村所有道路都建成了水泥路,實現了平均50畝地一眼機井,澆地只要電卡一插就可自動出水。全村3000多畝地不用3天就可普澆一遍水。農業生產條件的提高,使糧食增產、農民增收。這兩年,俺村的小麥畝均產量600公斤左右,玉米畝均產量600公斤以上。這都是*性高標準糧田項目發揮的作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舒莊鄉杜店村黨支部書記杜天才說。
正在賣花生的片一張村種糧大戶張紅周說起今年的大豐收也是喜不自禁:“今年我種的小麥平均畝產500公斤,西瓜畝均收入3000多元,花生畝均收入2000元,全年畝均收入6000多元。高標準糧田創建給農民帶來了效益。”
6年前,舒莊鄉道路不通、機井少、農業設施差。遇到干旱天氣,河里沒水,地里沒井,農民為澆地要在井邊排隊編號。2011年以來,該鄉利用農業綜合開發資金開挖溝渠90公里,修筑水泥路67公里,修建橋涵840座,新打機井1600眼,建成了5萬畝*性高標準糧田基地,全鄉6萬畝耕地3天就可普澆一遍水。商水縣以舒莊鄉高標準糧田為核心區,向周邊白寺、農場、湯莊、姚集等五個鄉鎮擴展,利用5年的時間,創建30萬畝*性高標準糧田基地。
在舒莊鄉楊集村看到,為了方便農業機械、灌溉設備進出,這里的水泥路一直修到田間地頭。舒莊鄉鄉長陳國平介紹,楊集村是*貧困村,全村2000多畝土地低洼,過去旱不能澆、澇不能排,下雨天地里的莊稼就拉不出來,更不用說種瓜種菜了。“近幾年來,通過農業開發項目、小農水項目為楊集村修筑了7公里水泥路,還新打了40眼機井,村民澆地很方便。農田設施條件改善了,農作物產量明顯提高,近兩年來,該村小麥、玉米平均畝產都在600公斤。”
高標準糧田基地創建,不僅使當地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還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核心區的舒莊鄉、白寺鎮發展板皮加工廠1000多個,安排當地留守婦女1.5萬人就業。商水縣委書記馬衛東告訴記者:“高標準糧田的創建,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給農業帶來了大豐收。我們流轉土地20萬畝,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80個,創建了30萬畝小麥良種繁育基地,農民人均年增收1200多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