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沒有產業,農作物一年四季都是玉米、小麥,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近日,河南省太康縣王集鄉徐莊村黨支部書記李秋良說,“今年,在駐村工作隊隊長徐克誠和*書記高歌的帶領下,村民通過種植花菜、包菜、蘿卜等蔬菜,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
今年3月份,太康縣機關事務管理局干部徐克誠主動請纓,到徐莊村駐村扶貧。到任之后,他和駐村*書記高歌一起走訪了群眾代表、黨員、種糧大戶、在外創業成功人士等,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徐莊村情,理出了“調整種植結構,發展蔬菜產業”的幫扶思路,還動員長年在外做蔬菜批發生意的村民徐香菊回鄉創業,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今年8月,徐莊農牧專業合作社成立,徐香菊任合作社的負責人,流轉土地500多畝,入社社員達130多戶,其中貧困戶占50多戶。合作社與王集鄉銀河盛蔬菜脫水公司簽訂了回收合同,合作社種植的500余畝蔬菜全部被訂單收購。“花菜保底價0.5元,高于市場的按市場價收購。今年,我在合作社承包50多畝地,預計收入能達20多萬元。”貧困戶范國峰說。
由于種植蔬菜效益是傳統種植的五六倍,目前,徐莊村村民紛紛要求加入合作社。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蔬菜產業和村里實際情況,編制村莊規劃,把徐莊打造成‘田園綜合體’,再引進幾家企業,讓更多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徐克誠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