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補貼,種植戶別提有多高興了,明年的大豆面積肯定會大幅增加!”黑龍江省大豆主產區、農墾九三管理局大西江農場總經理苗立強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高興地說。如今,伴隨黑龍江省2018年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的發放到位,類似的喜悅遍及龍江大地。
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為提高優質大豆綜合生產能力,調動廣大農民種植積極性,今年春耕前黑龍江省就發布了大豆、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繼續實行差異化的政策,其中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在每畝100元以下,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在每畝200元以上。明確的政策信號有效刺激了農民的種豆積極性。秋收后,黑龍江省迅速啟動2018年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發放工作,明確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為合法種植面積每畝25元,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為合法種植面積每畝320元﹔并要求各地通過糧食補貼“一折(卡)通”兌付補貼資金,確保玉米和大豆種植者及時足額收到補貼。
據介紹,這樣的補貼標準使種豆的畝效益和種玉米的畝效益基本持平或略高一些。目前看政策效應明顯,對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步伐、建立合理耕作制度起到了顯著作用,有力保障了大豆生產的穩定發展。作為國家重要的大豆生產和供給基地,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佔全國的50%以上,居全國首位。大豆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黑河、齊齊哈爾北部、綏化北部、農墾、大興安嶺等地。在政策引導下,全省高度重視大豆生產,努力挖掘大豆增產潛力,通過推廣大豆大壟密植、45厘米寬度小壟密植等栽培技術模式,提高技術到位率,大豆單產水平進一步提升。據了解,孫吳縣哈屯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種植的22500畝大豆,平均畝產達到205.5公斤。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