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市通過規范引導和重點扶持,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建立起以農業龍頭企業為龍頭,專業合作社和大戶為主體,家庭農場為發展方向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實現集約高效農業快速發展。
(一)做大做強農業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借助外力、啟動內力、深挖潛力,千方百計多上快上龍頭企業。針對規模較大的名、優、特、新農產品加工企業實行特殊扶持。對帶動面大、輻射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實行重點扶持,不斷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積極引導龍頭企業向精細型、科技型、深加工型方向轉型發展,鼓勵、扶持企業上項目、擴規模、抓創新,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如萊蕪泰豐食品有限公司,通過項目實施,基地整體生產能力和標準達到進口國和國內標準,帶動周邊10萬畝土地實行生姜標準化種植,輻射帶動10萬農戶通過生姜種植或生姜加工發家致富。
(二)提升壯大農民合作社。堅持發展與規范并舉、數量與質量并重,引導各類專業合作組織為農民開展多層次、多領域服務,吸引更多農戶加入合作組織,支持農民合作組織農民開展包括技術推廣、農產品加工保鮮、貯藏運輸、銷售等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的服務,不斷提升合作層次,擴大服務領域,全力構建“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特色農業發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共發展農民合作社1880家,其中*示范社11家、省級47家、市級247家;入社農戶17萬戶,社員平均收入2萬多元,戶均增收20%以上。像山東凱瑞山楂種植專業合作社,制定山楂種植標準,創立山楂干企業標準,引入現代農業經營理念,提升管理檔次,年加工1500萬斤山楂,產品打進國內100多個城市。
(三)加快培育專業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鼓勵支持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村實用人才、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和外出務工返鄉農民,通過流轉土地、集中種植養殖等多方式,大力發展農業實體經濟。同時,制定完善扶持補助政策,對經營耕地、養殖畜禽達到一定規模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予以獎勵,促其擴大生產規模,向專業種養大戶進位升級。像萊蕪市嬴翔家庭農場,是一家集有機櫻桃、草莓種植和肉羊、奶牛養殖及加工為一體的農業經營大戶。通過以沼氣為紐帶構建起“養殖-沼氣-種植”的生態循環模式,整個種植環節安全環保無污染,基地每年可節本增效400萬元。截至目前,全市家庭農場發展到607家,其中省級家庭農場13家,市級家庭農場89家。
(四)積極牽線搭橋,著力解決發展要素制約問題。協調金融部門與企業對接,盡*努力為企業爭取資金扶持,積極在產業政策上傾斜,在財政政策上扶持,在稅收政策上優惠,在農業信貸上支持,同時整合支農資金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市財政每年設立發展專項資金1000萬元,用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土地流轉、品牌建設、新型農民培育等。各級示范社先后受到國家、省、市財政優先扶持,重點幫助其建基地、打品牌、拓市場、提效益,推動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通過政府引導,合作社組建生姜、草莓、雪藕產業聯盟,推廣新型農業技術,統一產品品牌,走上發展高效、生態、有機農業之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