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現代農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目標的重要支撐,而實現農業現代化,整合土地資源,發展規?;洜I可謂是“先手棋”。
目前在全疆推動土地規?;洜I中,北疆相對南疆土地集中程度更高。一些發展較快的地區,農業合作社發展已經較為成熟,并且發展成為更高一級的聯合社,使農業規模化經營的水平更上了一個臺階。
在*現代農業示范區塔城地區沙灣縣,得益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加快培育,土地規?;\營程度日趨提升,機械化、信息化等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得以加快運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步伐加快。
大泉鄉燒坊莊子村是該縣較早邁出規?;l展步伐的村子,在分散化經營時期,該村的5000多畝土地被分割成600多塊,由農戶各自經營。如今,在燒坊莊子村雙泉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整合和經營下,全村的土地被整合成11塊,大大提升了農業發展水平。
該合作社理事長何洪濤介紹,合作社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吸納農民以土地入股,通過采用統一品種、統一播種、統一田管等“六統一”模式進行生產經營管理,到年底統一結算分紅。
兩年前,已經整合了數萬畝土地的雙泉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與沙灣縣的大型農機合作社等經營主體聯合,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形成了規模更大、作業能力更強、利益聯結更緊密的農業生產共同體。
像這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如今已成為沙灣縣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沙灣縣共成立了110多個土地股份合作社,有6700余戶農戶、32萬畝家庭承包土地入股。同時,土地股份合作社聯合農機專業合作社組建合作聯社,龍頭企業攜手合作社成立涉企聯盟等組織,在發展規模經營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了產業發展實力。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鼓勵小農戶通過土地流轉、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種、聯耕聯種、農業共營制、草畜聯營等多種形式發展農業規模經營。
不少地方的實踐已經證明,在規?;洜I趨勢下,農民以土地、資金、產權、產品、勞動、技術為紐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聯合與合作,不僅提升了組織化程度,也讓傳統的小農戶更加充分地融入到現代農業發展中。
自治區提出,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南疆四地州每個深度貧困村培育1個農民合作社,每個深度貧困鄉培育1個合作聯社,在22個深度貧困縣每個縣培育1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到2022年力爭南疆四地州農民合作組織、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在現有基礎上增加50%以上,發展活力明顯增強。
南疆地區的規?;洜I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也比較快。記者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了解到,自治區今年重點在南疆推進機采棉推廣,而這一工作的前提正是通過土地流轉實現規模化經營。
依托龍頭企業促進土地流轉,是今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蘇地區等南疆地州推進棉花規?;N植的有效途徑。
“我們計劃到明年底,實現土地流轉面積200萬畝。”新疆利華棉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紀元說,截至10月底,該公司與南疆各地州簽署了超過200萬畝的土地流轉面積,并且已經在巴州、阿克蘇地區的6個縣市完成土地流轉90萬畝,今年底有望增加到130萬畝。整合土地后,公司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進而開展機械化作業,提升棉花產業的現代化水平。
綜觀天山南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日趨深入,規?;洜I的覆蓋范圍越來越廣,不僅是傳統農作物,特色林果業、特色種植業等也都在積極探索,以更多的形式推動規模經營、聯合發展。傳統模式下的“滿天星”正在逐漸聚合成“一團火”,為夯實新疆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注入更多動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