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摸清鄉賢資源,建立數據庫。通過摸底排查,赤壽鄉共有鄉賢195人,其中從政91人、*學者30人、非公經濟人士43人、道德模范、二代表一委員27人。數據庫內容包括鄉賢的基本情況和特長優勢等,為開展下步鄉村治理工作打好基礎。
二是發揮鄉賢優勢,參與鄉村治理。根據鄉賢在人脈資源、社會威信、協調溝通、矛盾化解、信訪維穩等方面的優勢和特長,赤壽鄉積極引導鄉賢開展鄉村治理。比如:在鄉調解中心進行糾紛調解時,赤壽鄉邀請擔任“兩代表一委員”的鄉賢積極參與調解,取得較好地工作效果。邀請有林業技術專長的鄉賢給予我鄉山區村中藥種植給予技術指導,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三是傳承鄉賢精神,助推鄉村振興。建立赤壽鄉賢館,弘揚鄉賢文化,共建美麗鄉村。展廳以五美為主線,鄉賢助力、共謀振興為共鳴、鄉賢事跡和鄉賢風采旨在弘揚*鄉賢精神,凝聚鄉賢力量,在廣大群眾中培育知賢、頌賢、學賢的社會風尚。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