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湖北宜昌第33屆菊展圓滿收官,這屆菊展讓夷陵區龍泉鎮花園里生態農場的農場主鄧國文、曹麗夫婦賺了個盆滿缽滿,除去參與布展賺得50萬元外,僅賣花卉盆景就賺了100多萬元。
今年40歲的鄧國文、曹麗夫婦,2014年10月在龍泉鎮法官泉村建起花園里生態農場,將花卉苗木種植與花卉旅游項目相結合,提升產業鏈價值。經過2年多發展,已成長為擁有70多名工人的公司,年銷售額達1000萬元。
像鄧國文、曹麗夫婦這樣,有一定知識、技術、資金積累,在三農領域創業的群體在當地被稱為“新農人”。目前,龍泉鎮像鄧國文、曹麗一樣的“新農人”有千余人。他們中間既有大學畢業生、城市白領等,也有農村技術人員、種養大戶等“鄉土精英”。
近年來,龍泉鎮域經濟蓬勃發展,為“新農人”的返鄉創業提供了土壤。同時,積極搭建能人回鄉創業投資平臺,大力優化投資環境,吸引大批“鄉土能人”回鄉當“新農人”。近兩年,龍泉招商引資的5個旅游項目,均為當地“新農人”投資,金額達10億元以上。
“新農人”的扎堆回歸或落戶催生了以田園綜合體為代表的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藍之美智慧康美小鎮、珠寶花海康養等一批農旅融合項目的落地,把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種植農業和體驗農業有機融合,提升了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盛牧生態農業、萬華火龍果莊園等田園綜合體項目,延伸吃、住、玩等服務鏈,借助電商平臺推廣農產品,引導農業農民從“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
龍泉“新農人”的回歸,讓一些社會問題逐步得到了解決。通過在家門口創業,帶動了一大批群眾就業,這些群眾在實現收入的同時能夠照顧家庭,解決了“三留守”問題。這些“新農人”還積極參與村級組織建設,一批“新農人”成功當選村干部,提高了村級事務辦理效率。推動了村容村貌、村風民俗、鄉村道德、鄉村文化等不斷改善,成為踐行鄉村文明的推動者。
目前,龍泉已建成大型田園綜合體、鄉村民宿、水果采摘園100多家,年創產值近億元,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