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注重培育主導產業,發展茶葉經濟。完善基礎設施,服務茶產業持續性發展。通過農村機耕路、水渠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為農民發展茶產業做好服務保障。鼓勵基地化種植,引導茶產業專業化發展。通過引入民間及工商資本,鼓勵土地經營權流轉,引導農業主體進行茶葉產業基地化種植。利用園區資源,提升茶產業規范化發展。在樓塘村建設規范化茶廠加工區,打造松陽規范化茶葉加工基地,形成企業集聚效應。今年1-9月,赤壽鄉茶廠實現了近2.7億元的銷售額。
二是注重培育鄉村旅游業,發展美麗經濟。以界首村為重點,通過古村落保護、環境整治等,積極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目前,該村的福滿堂農家樂、卓廬精品民宿、一畝居茶吧在縣域內小有名氣。今年1-9月,整村的鄉村旅游產業收入達200余萬元,有效帶動了當地百姓增收。
三是注重發揮山區特色,發展綠色經濟。以黃山頭村為重點,利用海撥高,種植農作物病蟲害較少,農產品質量相對高的特點,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發展香榧、高山茶葉特色產業基地。同時,鼓勵村民在香榧基地上套種西瓜、西紅柿等優質生態農產品,有效提高了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以西紅柿銷售價格為例,普通西紅柿銷售價格為4元/千克,黃山頭的西紅柿銷售價格為10元/千克,產品品質在市場上得到了群眾認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