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正值用水高峰,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太湖源鎮東天目村村民楊慧忙著淘米做飯。她說,現在村民用水變得精打細算,生活用多少水,灌溉用多少水,都要算一筆精細的“水賬”。而就在不久前,很多村民節水意識還不是很強,洗完菜不關水龍頭,往魚塘里灌水沒有節制……“大家的節水意識普遍提高了。”她連連感嘆,“用水少了,污染也少了。”
近日,臨安研究出臺農村集體山塘水庫水資源價值評估大綱,明確了農村山塘水庫水資源價值的估算方法和測算價格等。這是我國南方豐水地區的*本水權改革標準性規范。
水權,指的是水資源的使用和收益權。自2014年起,臨安在全省率先啟動東苕溪流域水權改革,成為全省*水權改革試點。東苕溪是流經杭州境內的四大江河之一,流域多年平均來水量為6.78億立方米,但流域內因時空分布不均,存在沿岸有些村莊浪費水,有些村莊又“沒水喝”的境況。“東苕溪流域約有山塘水庫400余座,涉及3鎮5街,水質均在Ⅱ類以上。”該區水利水電局*工程師凌前江介紹,長久以來,這些山塘水庫中的水除部分用于農業種植外,其余都處在“閑置”狀態。水權改革的初衷,就是要盤活這些“沉睡的資產”,讓山塘水庫的水資源得到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東天目村內的梅家塢山塘,有8萬多立方米的庫容,水資源豐富卻常年只供本村用水,大量水排入了河道;而鄰近的南莊村缺少山塘水庫,想用水只能在河道下游打一口井抽水到村里,水質安全得不到保障。讓東天目村黨支部書記朱章平頭疼的,還有因供水引發的矛盾:近年來,鄉村旅游蓬勃興起,開農家樂的村民與村里簽訂用水協議,但協議沒有相應規范,也缺乏法律效應,“說白了,一方隨時要推翻,另一方也沒轍,不利于村里產業發展”。
而這些困擾,都隨水權確權而改變。臨安出臺的農村集體經濟山塘水庫水資源使用權確權登記實施辦法,明確了水資源的權屬人、用途、使用權量等,這些水資源被確定為所在村的村集體所有,本村以外的村莊、單位或機構用水需取得“取水許可證”。
“水權改革有利于村集體經濟壯大和山塘水庫管護,也有利于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扼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凌前江說,“此外還能解決周邊村供水水源不足等問題,加強農業農村生產生活節水。”
實施水權改革,確權只是基礎,交易才是目的。經評估測算,梅家塢山塘年平均可供水量為54.06萬立方米,經濟價值達10多萬元,目前實際供水量為20余萬立方米,水資源價值有較大剩余。12月中旬,東天目村將與臨安區農村水務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簽訂梅家塢山塘水權交易合同。合同簽訂后,這筆交易將納入產權交易平臺統一管理,避免用水糾紛。今后,梅家塢山塘的水將通過水廠鋪設的統一管道,供應東天目、南莊、上陽3個村,實現聯村供水。這也將成為浙江省*筆水權交易。朱章平算了一筆賬,村集體經濟每年將因此增收6萬元左右,“潛在的自然資源優勢將真正變成現實的經濟優勢”。
據悉,目前臨安已完成太湖源鎮、板橋鎮、青山湖街道等22座區級試點山塘水庫的水資源使用權確權。到2020年,該區每年還將完成至少5處以上山塘水庫的水資源使用權確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