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種莊稼,現在都變成種花、種水果了。”今年29歲的邱穩莊十分感慨,他7年前回到了家鄉廣東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道西和村,目前經營一家150畝的農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廣州從化西和村以花為媒迎來了三次蝶變——從“萬花園”項目建設到“美麗鄉村”試點,再發展成為西和萬花風情小鎮,不僅讓當地村民的生活好起來了,還吸引了許多像邱穩莊這樣的年輕人回到村里。西和村正做好花卉文章,在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道路上邁進。
“流轉土地肯定比種田好”
從花卉大道進入西和村,便能看到村內道路干凈整潔,兩旁點綴著各色鮮花,一處處種植大棚連接成片。如今,西和村利用環境優美、生態宜居以及交通便利的優勢,大力發展農業、文化、旅游等產業。
在20多年前,西和村面對鄉村的普遍困境:交通閉塞,少有人來,外部資源無法進入;地廣人稀,且為農業用地,村里的人多以種植為生。全村1000多戶籍人口,年輕人要么外出務工,要么閑置在家幫忙務農,老人更是一輩子下田,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轉機出現在1993年,臺灣花卉商人劉敏正來到了這里,他對平地廣闊、氣候宜人的西和村“一見鐘情”。隨后,這里就有了*家現代化企業——大丘莊園。到1997年,西和村又引進了玫瑰園種植基地,村民經濟收入開始有了明顯起色。
這時,如何擴大規模更進一步發展花卉產業的問題擺在了西和村面前。在2005年,西和村決定實行流轉土地政策,統一承包、統一管理,讓土地使用“活”起來。“當時大家還有所猶豫,土地是農民的*經濟來源。”西和村黨支部老書記何柏榮回憶說,“村委干部就挨家挨戶做工作,告訴他們流轉土地肯定比種田好。”
經過動員,土地流轉很快就步入正軌,西和村的發展也走上了“高速路”。截至2016年,西和村流轉土地3000多畝,籌建“萬花園”項目,引進花卉種植、旅游觀光企業及專業合作社等。今年,該村集體收入約42萬元,村民年人均收入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800多元增加到2.3萬元。
1500多名村民就近就業
走進正欣園藝種植基地,200畝的大棚空間里,仙人掌、蘭花、多肉植物等小盆栽整齊排列,看不到盡頭,七八個工作人員正在按照既定路線對盆栽進行保養工作。
“西和村優勢明顯,既靠近珠三角巨大的市場空間,又能與廣州城區拉開一定距離,擁有大片的土地進行規模化生產,擴大企業銷售規模。”正欣園藝負責人宋場告訴記者,進駐9年以來,正欣園藝逐漸發展壯大,已經成為華南*的多肉植物生產企業,年出貨量高達300萬盆,年產值超過2000萬元。
“村里環境變化很大,企業也發展得很好,收入也不少,看到后就自然回來了。”鐘文龍是土生土長的西和人,今年7月大學畢業就回到了家鄉,在正欣園藝從事陶藝工作,負責制造盆景底座的花盆。
“盆景”多了就成了“風景”。目前,西和村共落戶企業30多家,形成以各類小盆栽、蘭花等為主的花卉種植產業和以櫻花、玫瑰花、火龍果等為主題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景點,共吸收當地及周邊1500多名村民就近就業。
“西和村人口本就不多,現在招工都招不到人了。”西和村黨支部副書記謝炳輝說,近些年來西和村引進了多家企業,當地村民的收入也日益增長,只能從鄰村或者外地招聘工人。此外,西和村不斷優化學研環境,引進了數十位研究生,甚至有從韓國遠道而來的博士。
與此同時,2014年西和村成功創建“廣州市級美麗鄉村”,到2016年打造西和萬花風情小鎮,不斷集聚現代農業、文化、旅游等要素,吸引各地游客前來。2018年,西和村內景區共接待各地游客約100萬人次。
“今年9月,西和村成立了廣東*粵菜師傅工作室。”城郊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西和小鎮正在從發展*產業向一二三產業融合提升,在生產花卉的同時,也參與到鄉村旅游、科普學研、文化創意等項目中,加快把西和特色小鎮整合為大景區,激發鄉村經濟新活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