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祁門縣立足生態資源優勢,以林長制工作為主線,著力實施林業增綠增效行動和脫貧攻堅產業扶貧工程,推進生態保護、營造林、林下經濟等重點工作,大力發展林業特色種養業,林業生態扶貧工作成效顯著。
增綠美綠夯實林業生態扶貧基礎。以采伐跡地更新為重點,完成人工造林1734畝,占任務的133.4%,其中杉木造林1377畝、油茶造林142畝、楊梅15畝。新建“三線三邊”綠色提升點5個,創建省級森林城鎮1個,創建省級森林村莊3個。完成長江防護林工程封山育林1萬畝、省級封山育林5000畝、退化林修復3萬畝、中央財政森林撫育3631畝、一般森林撫育4.62萬畝。
護綠守綠*實施林業生態扶貧。嚴禁任何形式的毀林開墾或毀林造林。嚴格封育好生態公益林、自然保護區、重點生態區位地區森林。繼續實施生態公益林補償制度,全縣110.7萬畝生態公益林涉及貧困戶2269戶,年補償受益達102.8萬元。繼續鞏固提升退耕還林成果,2018年繼續對2013年以來的4.8萬畝退耕還林生態林發放補助約600萬元。選聘安排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生態護林員,人均年受益3300元。
管綠活綠助推林業特色產業扶貧。全縣68個林業新型主體帶動貧困戶1000戶以上。自種自養貧困戶達到886戶。繼續發揮好現代林業產業園帶動示范作用,新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6人,人均年收入可增加1萬元以上。以油茶、毛竹、中藥材等主導產業為重點,完成建設林業特色示范基地21個。貧困村中藥材基地聯合種植財政專項扶貧項目,采取“貧困村+基地+企業”方式,由縣林業局牽頭,6個貧困村資金入股,企業負責種植管理銷售。目前完成聯合種植中藥材白芨80畝。安排市級財政林業扶持資金建設特色產業基地項目9個,重點發展油茶、毛竹、覆盆子及中藥材種植。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