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面臨的自然、社會條件不同,改革開放以來,云南農業雖然有長足發展,但是,農業經營方式表現出“三個沒有根本改變”的基本特征,需要在深化改革中持續完善。
云南農業經營方式有待改變的“三大特征”
家庭經營的主體地位沒有根本改變。改革開放以來,云南農業家庭經營從原來的純農戶,逐漸分化出農業兼業戶、非農業兼業戶、非農戶等群體,但家庭經營的主體地位沒有根本改變。2017年,云南79.0%的農戶仍然固守在土地上,59.3%的農村勞動力仍然固守在農業上,75.7%的農村經濟收入主要來自于農戶家庭經營收入。與全國比較,云南的“小農”特征更加顯著、更加典型,云南純農戶的比例高出全國15個百分點,從事*產業的勞動力比例高出全國22個百分點。
勞動密集型的農業特征沒有根本改變。改革開放以來,云南和全國農業的勞動密集程度均有所減弱,但是直到2017年,云南*產業每萬元增加值消耗的勞動力、每公頃農作物播種面積消耗的勞動力、農業勞動生產率,仍然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4倍、1.7倍和49.3%。
分散經營的組織方式特征沒有根本改變。改革開放以來,云南整體上農地規模化程度低、農民組織化程度低、農戶分散經營的特點,還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2016年,云南農民家庭戶均承包耕地平均面積僅為全國的81.5%,經營耕地10畝以下的農戶占家庭承包經營農戶的比例,高出全國4.6個百分點,云南耕地流轉比例低于全國15.4個百分點。
多重原因造成云南“三大特征”
造成云南農業經營方式與全國不同步性所呈現的顯著特征,是云南農業發展自然條件、思維觀念、經濟發展水平、社會發育程度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
土地細碎化破碎化。云南獨特的“山地多、壩區少”的地形地貌,導致農業用地尤其是耕地呈現明顯的破碎化、細碎化。家庭承包制實施之初,一般都是把所有耕地按質量進行平均分戶承包,又產生了“人為的細碎化”。
多重誘因導致農民戀土守土。一方面,云南農村的第二、第三產業發展不充分,農村勞動力素質能力提升的“*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很多農民無法、無力從農業中轉移出去。另一方面,農村中長期沿襲的“靠山吃山”“吃飽就行”等觀念,讓“固守土地”成為不少農民的自然選擇。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曾經出現的租地熱、租金高、租期長等,也導致很多農民對耕地“增值”的預期走高,“守土致富”成為不少農戶的現實選擇。
農業組織化產業化程度低。農民的分散化、原子化和土地的細碎化、破碎化,對云南農業開展有效組織化和農業產業化形成很大制約。2016年,云南農民專業合作社平均經營收入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4.1%,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僅占龍頭企業總數的21.4%,還有8個縣沒有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0.67:1,遠遠低于全國2.2:1的水平。
農業社會化服務支撐不夠。云南現有農業服務體系建設不足,無法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服務需求。公共服務機構公益性職能嚴重缺失,難以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中堅力量。經營性服務主體影響力弱,帶動服務作用有限。
推進農業經營方式變革的對策與思路
從云南農業特殊的省情出發,以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核心,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是加快轉變云南農業經營方式的必然選擇和關鍵舉措。
牢固樹立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理念。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是云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揚長避短、轉型發展的突破口。要讓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成為云嶺大地的廣泛共識和共同行動,通過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推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實現差異化、高質量發展。
分類引導經營主體適度規模經營。重點是加速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為引導適度規模經營奠定產權制度基礎。在積極引導土地流轉的同時,持續提高土地流轉的規范化程度。探索構建農業產業集群,努力構建鏈條完整、上下游間協作緊密、輻射帶動農戶能力強、綜合效益好的若干農業產業集群。
努力提高農業組織化產業化水平。堅持質量提升和品牌發展導向,以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核心,以提高經營水平和帶動能力為重點,努力提高農業的組織化和產業化水平。
著力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按照主體多元化、服務專業化、運行市場化的基本要求,以公益性服務為主導,經營性服務為主體,構建公益性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協調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持續加強基層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多層次、立體化、全覆蓋的農業科技研發及推廣體系,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快培育經營性農業服務主體,支持提供便利化、低成本、全方位的服務。鼓勵向小農戶提供綜合配套性全程托管服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