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恒大集團幫扶黔西縣以來,恒大集團援建黔西縣錦星鎮東莊村、紅旗村和白泥社區的蔬菜大棚共計735個棟。大棚建成后,該鎮引進大方鼎隆生態有限責任公司落戶,并將735個大棚全部承包給公司發展種植早熟西瓜、西葫蘆、芹菜、西藍花,羊肚菌等經濟作物,采取“公司+村合作社+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模式,帶動735戶貧困戶穩定增收,并解決30余名群眾長期就業,150余人臨時務工。
連日來,家住錦星鎮東莊村七組的董懷舉早早來到蔬菜大棚基地,細致地檢查了基地供水情況后,他推著犁土機開始翻犁土地,旁邊的大棚里,村民正忙著種植蔬菜。
“大棚建設后,我一直在這里上班,月薪3000元;老伴在基地里打臨工,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家里的6畝多土地也全部流轉修建大棚,每年有2600元流轉費。”董懷舉說,之前他家的土地主要種植苞谷,只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開銷,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現在兩人每年有6萬余元的收入,生活越過越紅火。
“做臨工每天有70元的收入,平時還能照顧家里,真是一舉兩得。”正在大棚務工的余紅笑著接起了話。
在錦星鎮,像董懷舉、余紅這樣在家門口就業從而增收的人員還有很多。
“我們將采取更加有效的接茬輪作方式,爭取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讓大棚更加‘活’起來,群眾更加富起來!”基地負責人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