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改天要去體驗體驗藏醫藥浴法。”
“文化需要傳承,更需要時代的證明和肯定。此處應該有掌聲啊!”
“扎西德勒,身為一個藏族人、一個中國人真是感到驕傲自豪,希望藏醫藥學發展得越來越好。”
近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3屆常會上,我國申報的“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當晚,從毛里求斯傳來的這則喜訊不僅被各大媒體轉發、置頂,更是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熱搜”榜,引得廣大網友踴躍留言,只言片語之中難掩的是國人的激動之情。
藏族民眾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多數網友表示對藏醫藥浴法所知不多,有的僅在一些圖書、紀錄片或電影里有所了解,但對廣大的藏族民眾而言,這個項目早已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藏醫藥浴法由藏族人民的土、水、火、風、空“五源”生命觀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觀及疾病觀發展而來。在藏語中,它被稱為“瀧沐”。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肅、云南等地,特別是青藏高原的雅礱河谷和宗喀山脈的藏族農牧區,藏醫藥浴法被廣泛傳承、使用,在提高健康水平、規范社會行為及促進尊重自然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藏醫院醫生、藏醫藥浴法*代表性傳承人明珠說:“在山南地區,大到三甲醫院,小到村里的衛生院、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各級藏醫醫療機構均設有藏醫藥浴專科或診療室。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的農牧民中,風濕病、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特別多。藏醫藥浴法對于治療這一類型的疾病效果獨特,為廣大患者解除了病痛,帶來了健康的福音。2009年,藏醫藥浴還被納入了居民醫保體系。”
不僅如此,藏醫藥浴法除了通過家族傳承、寺院傳承等傳統方式延續外,如今還陸續進入藏族地區的現代中高等醫學院校,使傳統傳承方式與正規教育形成交融和互補。自2010年以來,僅西藏藏醫學院和青海大學藏醫學院就培養藏醫藥專業學生3000余名。每年有上千名藏醫藥學畢業生被輸送到各地的醫療、科研、教學機構,其中女性超過60%,有效鞏固了藏醫藥浴法的代際傳承。
在社會公共領域價值突出
如今,每逢春夏、秋冬換季時節,在藥房購買一些散劑的藥浴包自行在家里泡浴已經成為藏族群眾的日常保健方式之一。而藏醫藥浴法除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被不斷應用外,在參與健康扶貧和處理自然災害的醫療救治中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兩年來,為解決脫貧攻堅戰中‘因病致貧返貧’這一難題,西藏自治區依托藏醫藥浴法助力扶貧工作。”據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民族醫學研究室主任甄艷介紹,西藏在海拔相對較低、地熱資源豐富的拉薩市當雄縣羊八井鎮建立居民新村,對阿里、昌都、那曲3個地市8個縣中患有嚴重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進行異地搬遷,并配套建設西藏自治區藏醫院風濕病防治研究羊八井基地衛生小院,通過藏醫藥浴法治療風濕性關節炎,使其成為藏醫藥參與健康扶貧、重大疾病防治的突破口,充分體現了藏醫藥在社會公共領域中的價值和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發性公共事件的醫療救治中,藏醫藥浴法作為骨傷療法的康復手段和心理療法也曾發揮較大的作用。
讓藏醫藥浴法更好地傳承發展
得知藏醫藥浴法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許多多年從事藏醫藥臨床和研究的專家學者也倍感振奮。
青海省藏醫院藏醫藥專家桑杰說:“這是我們藏醫藥界的大喜事,加深了各族群眾乃至世界對藏醫藥浴療法的認可,新一代的藏醫藥人一定要傳承發揚好藏醫藥浴療法的精髓,不斷發掘整理古籍文獻資料,創新發展藥浴療法,做好藏藥材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為了確保藏醫藥浴法的存續力,增強傳承活力,自該項目入選*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以來,各項保護工作就已有序開展。各級政府每年劃撥專項經費資助相關項目的保護工作和鼓勵傳承人開展傳承活動。201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資助了“五味甘露藥浴療效研究”。2012年至2016年,西藏藏醫藥研究院和青海省藏醫藥研究院曾先后搶救、整理藏醫藥古籍文獻1400余種,并建立了數據庫。2014年至2016年,藏區170余位曼巴積極參與*老藏醫口述史項目的錄制工作,完成了《藏醫藥傳承人丹增彭措》的搶救性記錄工作。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保護工作更將持續發力。在文化和旅游部的領導下,西藏自治區文化廳作為牽頭單位,協同相關單位于2015年9月成立了保護工作協調小組,聯合制定了《藏醫藥浴法五年保護計劃(2019-2023)》,實施協同保護與發展行動。西藏林周縣甘曲鎮甘曲村民委員會、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松多藏族鄉松多村民委員會等8個社區及西藏藏醫學院、青海省藏醫院、西藏藏醫藥學會等12個群體,將建立健全相關傳習中心和研究機構,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推廣社區健康實踐;將傳統傳承方式引入高等教育,鞏固代際傳承,通過編纂相關教材和為中小學生編寫知識讀本,提高青少年的保護意識;同時通過加強資源普查和系統化建檔工作、開展學術研究、協助推進地方法律法規建設、妥善管理實踐場所、組織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使這一傳統知識與實踐得以傳承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