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河南安陽先行試點推進鄉村振興(圖)
河南安陽先行試點推進鄉村振興(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2/13 12:28:00  來源:安陽日報  閱讀數:355

鄉村振興

  萬樹無多葉,千花試一枝。寒冬時節,室外溫度很低,而河南省安陽市滑縣牛屯鎮高營村“俺老家”工程建設現場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今年4月以來,我們投入資金300多萬元,新修了一條入村公路,新建了兩個廣場,栽種了20多畝綠化樹,整修了坑塘并安裝了木棧道……眼下,大部分工作已經結束,剩下的部分工作進入掃尾階段。如今,我們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12月11日,高營村村委會主任高龍軍說。

  為了留住鄉愁、保護古村落,高營村把該村鄉村振興工程命名為“俺老家”工程。該村不搞大拆大建,就地取材、就地取景,深入推進村莊綠化、美化、亮化工作,積極改善村容村貌,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全力打造宜居、生態、富裕、文明、和諧新農村。

  村莊農居布局別致,大街小巷一塵不染,就連廢棄多年的坑塘也被打造成了特色景點……置身高營村發現,一個生態宜居、景色優美的新農村雛形已經形成。

  “俺村今年變化特別大,道路硬化了,下水道整修了,路燈加裝了,健身器材也配置齊了。”高營村村民高永信高興地說。

  高龍軍介紹,該村啟動“俺老家”工程以來,緊扣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字”方針,按照“一街一景、一巷一品”進行精心設計,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目前,高營村已拆除破舊危房8座、殘垣斷壁500米,清理、整修、美化墻體3萬多平方米,無償收回空閑宅院8處,新建特色游園3個,流轉土地40畝,建設并綠化了3個主題文化廣場,鋪設排水管道500米,整修坑塘20多畝,栽種綠化景觀樹5000多棵,新建綠色走廊100米,完成了黨員活動室、衛生室、便民服務室等公共設施齊全的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成功開發了“俺老家”手工粉條、小磨香油、金銀花茶等產品,為村民持續穩定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下一步,高營村將在3個已整修好的坑塘內種植蓮藕、蘆葦,把廢棄坑塘打造成集觀賞、垂釣、游玩于一體的特色景點;250戶農戶將在今年年底前高標準完成“廁所革命”建設工作;進一步推進特色“農家樂”、農家手工水餃等項目,打造“百姓富、生態美”的魅力高營。

  在牛屯鎮王村看到,300畝引水工程正在緊張施工。“這個項目規劃有水中島、兒童樂園、健身場所等。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王村地標性建筑和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王村黨支部書記張華軍說,“我們村以發展鄉村田園旅游為出發點,對街巷進行統一規劃整治,打造景觀街巷。此外,依托村莊現有資源,積極做好旅游開發工作。”

  今年年初以來,王村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首要任務來抓,提出了“建設美麗鄉村、打造宜居王村”的口號,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建設宜居、生態、富裕、文明、和諧的新王村。目前,該村共拆除破舊危房16座、彩鋼廠棚38個、殘垣斷壁700多米,清理不規范廣告牌540個,建設主題文化廣場3個,整修主干道兩側墻體5萬平方米,栽種綠化景觀樹面積20多畝,完成了黨員活動室、便民服務室、村民休閑健身等公共設施齊全的開放式黨群服務中心建設。

  王村的坑塘面積有近300畝。結合自身優勢,王村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圍繞“農旅融合、以農促旅、以旅強農”的目標制訂了工作方案,全力打造鄉村田園綜合體。目前,王村憑借全市移民村資金扶持優勢,成立了鄉村振興工程合作社,還計劃在村里建設商業區,為村民銷售傳統手工藝品提供場所,進一步提高村民收入。

  鄉村振興戰略是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補齊發展短板、激發“三農”發展動力和活力的重大歷史機遇。牛屯鎮借助交通區位優勢,下大力氣以鄉村振興為突破口,促使全鎮華麗蛻變。

  “為全力做好鄉村振興工作,牛屯鎮組織有關人員分赴陜西省禮泉縣袁家村、河北省邯鄲市小堤村等地進行學習,針對平原地區如何開展鄉村旅游及民俗打造等工作進行了觀摩,并適時根據全鎮資源稟賦,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系列工作。目前,集鎮提質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高營村‘俺老家’工程初見成效,王村‘田園村莊’建設穩步推進,‘清廉暴莊’前期規劃設計已經啟動。”牛屯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孫永生說。

  牛屯鎮位于滑縣西南部,面積117平方公里,下轄68個行政村,現有人口8.6萬人,鎮域面積在全縣位居*,人口在全縣位居第二,是滑縣的南大門。該鎮區位優勢明顯,高速公路、鐵路、快速通道在境內交會,屬鄭州、新鄉、開封“一小時生活圈”,距延津、封丘、長垣、滑縣縣城均半小時車程。該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唐詞人蔡京、明國子監祭酒宋訥、清廉吏暴方子、原中聯部部長趙毅敏等均是牛屯鎮人;莊丘古寺、白馬古寺、城隍古廟等文物流傳至今,全鎮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家、市級2家、縣級6家;牛屯火燒是豫北名吃、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銀花種植面積有1萬余畝;暴莊村2014年獲批省傳統村落,張營村是全市*一個蒙古族聚集民族村,王村是松花江移民集聚村……該鎮有諸多優勢,成為群眾休閑娛樂、探訪民俗、感受民居的理想去處。

  2014年7月,牛屯鎮被住建部確定為“全國重點鎮”。今年7月,該鎮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今年8月,該鎮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的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結合本鎮實際,確立了“以鄉村振興帶動全鎮文化綜合提升、鄉村旅游發達、‘三產’服務完善、經濟發展均衡,推動各項工作協調進步”的工作思路,依托當地厚重文化和資源優勢,通過招大引強、持續發力,在集鎮、王村、暴莊村、高營村等地推行試點的基礎上,全力挖掘廉政文化、德育文化。同時,不斷進行產業培育和擴張,對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增收致富進行規劃布點,為群眾持續增收提供有力支撐。

  牛屯鎮充分運用規劃修編成果,以東大街東延擴建、南大街南延擴建、東環路改造提升、集鎮現有街道規范為重點,加快推進城鎮提質工程。目前,東街、南街街景整治正在進行,東大街東延兩側建設已全面動工;擬建二星級公共廁所3座,鋪設污水雨水管網20公里,新修道路15公里,建設污水處理廠1座。同時,該鎮還充分利用文化廣場建設、村內外污水雨水處理建設等,統籌開展轄區村莊美化、綠化、亮化工作,積極爭取縣級護村林建設項目、人居環境改善提升項目等,對試點村進行提升改造。

  隨著一系列鄉村振興建設項目的深入實施,牛屯鎮讓鄉村面貌美起來、社會風氣好起來、群眾生活質量高起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指日可待。

  “鄉村振興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在實施過程中,作為試點鄉鎮,牛屯鎮如何有序推進,是我們積極謀劃的重中之重。我們按照各村不同的資源稟賦,根據河南省規劃設計院的規劃設計穩步推進。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必須注入生態文化,傳承鄉土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只有這樣,才能豐富和提升美麗鄉村的內涵和品質。”牛屯鎮黨委書記靳曉鋒說,“下一步,我們將把鄉村振興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從改善人居環境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兩個方面入手,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投入,以點帶面,探索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農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造鄉村振興樣板,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讓更多群眾感受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y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