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徽黃山歙縣縣城沿著“皖浙1號旅游風景道”一路向南,穿越崇山峻嶺,“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武陽鄉武陽村,終于慢慢揭開了“紅蓋頭”。小橋流水人家,站在新修建的農民休閑長廊內,村莊盡收眼底。兩岸白墻黛瓦,青山相峙。
武陽村地處新安江支流,依大洲源雙溪河而居,這里山水資源十分豐富,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鄉村旅游要發展,村莊環境是關鍵。前些年,該村存在衛生死角多、亂堆亂放現象普遍,環境衛生狀況不容樂觀。因此,村民怨言多,游客印象差。為了改變現狀,自去年以來,武陽鄉下大力氣抓房屋拆危拆舊、墻體美化、農居庭院等專項整治。在黨員干部的努力和配合下,村內13戶亂堆亂建的違章建筑被全面清理,旱廁清理、改造50余戶,“生態美超市”實現垃圾有償回收、污水管網集中無公害處理等,村莊環境大為改觀。漫步大街小巷,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村道干凈整潔,家庭院落錯落有致,房前屋后綠樹掩映,排水溝渠砌筑整齊,停車場、健身廣場、旅游公廁等公共設施一應齊全,每一處細節都讓人清晰感受到這個村子的美麗蛻變。
“以前農村人羨慕城里人的生活,現在反過來了,很多人羨慕我們農村人的生活。生活環境好了,生活質量也提高了,每到節假日,還有不少外地人到我們村里來游玩。”村民張宇輝提起現在的日子,感到很滿足。
近年來,隨著該村對外知名度的不斷提升,外來游客數量不斷增加,由幾年前的幾百人,發展到現在年均超過3000人以上,實現旅游經濟收入近100萬元,且逐年增加。沿街農特商店,土特產品琳瑯滿目,農家樂、垂釣休閑、農事體驗等特色鄉村景觀,讓旅游業態也越加豐富。
“在不久的將來,我相信來這里的游客會更多,生意也會越來越好。”經營農家樂生意多年的朱成英每次提起武陽,總藏不住自豪。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在建設過程中,我們一邊按照建設規劃實施,一邊整合美麗鄉村建設資金、一事一議項目資金等投入到建設中來,把有限的錢花在刀刃上,確保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持續長久。”武陽鄉黨委書記徐賽美說。
平整的河岸堤壩、清清的河水在緩緩流動……嶄新的面貌正呈現在人們面前,如今的武陽村猶如一只振翅高飛的“鳳凰”,朝著前方,昂首飛翔。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