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黨中央立足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實際作出的重大戰略舉措。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具有多重經濟社會效應。一是解決好“誰來種地”這個現實難題的關鍵性舉措。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批農村青壯勞力轉移到農業農村以外就業。提出“誰來種地”這一重大命題,通過強有力措施吸引年輕人愛農務農、加快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隊伍顯得尤其重要。二是提高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我國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人員整體上科技文化水平相對不高,接受應用新技術新知識的能力相對不強,迫切需要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三是農民身份轉換的現實選擇。通過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把普通農民培育成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讓其獲得穩定可靠的職業收入、得到基本的社會公共服務,對加快農業農村人力資源供給、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人才支撐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如何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切實發揮其在鄉村振興中的主力軍作用?關鍵是加快完善新型職業農民制度體系和政策保障。一是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以規范管理、教育培訓、政策扶持和激勵使用為核心,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體系。規范職業農民登記注冊,運用信息化手段,實施精細化管理,確保農民在鄉村留得住、用得上、有收益。提高技能培訓和農業職業教育,大幅提升職業農民綜合素質和生產經營水平。推動惠農強農富農政策向新型職業農民集聚,加大社會保障、職稱評定等政策的支持力度。二是實施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學歷提升工程和信息化建設工程。重點實施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計劃、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和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計劃,加快培育一批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領辦人和農業企業骨干。創新培訓機制,通過政府購買、委托培養、財政補貼、以獎代補、信貸優惠等方式,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龍頭企業等主體承擔培訓。支持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彈性學制參加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探索完善涉農職業院校、科研院所、農技推廣部門面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負責人、農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等,涵蓋農業、林業、牧業、漁業以及物流、營銷、旅游等的行業多門類、寬領域、多工種的培養管理體系。改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提供在線學習、跟蹤指導、全程可控服務。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的多元投入機制。發揮好財政專項補助的導向功能,引導地方加大投入,提高標準,支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支持新型職業農民享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政策和創業創新扶持政策。引導符合條件的新型職業農民參加城鎮職工養老、醫療等社保制度。鼓勵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試點,綜合運用項目、信貸、保險、稅收等政策工具,引導各類社會力量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