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的一大課題。如何因地制宜,創新扶貧手段,其中大有文章。在江蘇連云港,一個“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的綠色產業迅速發展起來,這就是食用菌產業。如今,連云港的食用菌產業集群全國聞名,帶動著農業產業富民步伐,小蘑菇撐起“致富傘”,圓了鄉民們的“致富夢”,也讓當地經濟迎來騰飛。
小蘑菇撐起“致富傘”
在連云港銀豐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的標準化廠房里,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分揀自動化流水線上運來的蘑菇,挑選、去根、裝袋、抽真空,動作一氣呵成,很難想象,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工廠周邊的普通農戶。
總經理彭仁勇介紹,目前,有160多個農戶在公司工作,很多人歲數較大,就業有困難。而在食用菌工廠化種植過程中,許多環節都需要人手,其中90%為非技術工種,正可為這些農民提供就業機會。在銀豐,勤奮的工人每月能拿到3500到4000元工資,一年就是四五萬元收入,入了廠就等于脫了貧。
“企業+基地+農戶”是連云港菌菇企業的常見經營模式,除了入廠就業,農戶還可以向企業,或是通過農村信用合作社購買菌包自己培育。*初,農戶們購買菌包,一家一戶自己培育,企業以優惠價格出售菌包并提供技術,以此向農民“讓利”。后來,企業開始建立生產基地,與農戶和合作社簽訂種植協議,包教會,包收購。食用菌大棚種植本就投入少、操作簡便,有的農戶春夏外出打工,秋冬在家種菇,多了一份“靈活收入”,日子也過得越來越“滋潤”。
隨著連云港食用菌產業逐漸形成規模,以產業帶動扶貧,通過土地流轉、轉移務工、入股分紅等措施帶動貧困村、貧困戶增收致富的新模式也發展起來。連云港市農委主任徐金鳳自豪地介紹,靠著菌菇產業,農民能有三重收入:種菇收入、進廠工作的工資和固定分紅,脫貧致富不再艱難。不僅如此,許多為了家計外出打工的農村婦女也紛紛“還了巢”。在連云港菌菇企業生產一線上,女工占了近90%,她們的月工資能達3000元左右,賺錢顧家兩不誤,也解決了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問題。
小蘑菇何以成為“扶貧菇”?
目前,全國許多貧困縣都在推行食用菌產業*扶貧計劃,食用菌成為名副其實的明星“扶貧菇”。為何食用菌產業會成為脫貧致富的“新風口”?
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管永祥介紹,食用菌助推*脫貧中具有四大明顯優勢。首先,食用菌生產成本低、周期短、見效快、收益穩,同時具有“五不爭”特性: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不與其他作物爭資源。其次,食用菌的生產技術已日趨現代化、標準化,生產模式愈加規模化、工廠化,技術成熟易于復制。
食用菌產業“點草成金”的效益也十分顯著。培植菌菇主要以木屑、秸稈、畜禽糞便及其它農業廢棄物為栽培基料,投入成本低,投入產出比大約1:3至5,據估算,食用菌畝均凈效益約3萬元,是玉米的40倍,水稻的20倍,大豆的30倍,隨著黑皮雞樅、羊肚菌、北蟲草、桑黃等珍稀野生菌的人工馴化及規模化生產,經濟效益將進一步提升。
“扶貧菇”也是“環保菇”,種植基料實現了農業“下腳料”的“變廢為寶”。收獲后,基料也可循環利用,或是培育成肥料,在菌渣循環利用、廢棄物處理、木腐菌草腐化栽培等課題上都有建樹,真正富了鄉親,也美了鄉村。
徐金鳳介紹,隨著菌菇產業的日漸成熟,連云港規模種植食用菌的鄉鎮達到了19個,成立食用菌專業合作社43個,擁有食用菌生產企業70余家,吸引3萬余人從事食用菌行業,年產值超50億元,其中,食用菌出口企業15家,年出口約1億美元,鄉鎮經濟可謂“騰飛式發展”。龍頭企業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在不斷延長產業鏈,幫助當地豐富產業結構,帶動諸多新行業在當地投資建廠,為當地農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工廠周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了一批餐飲、超市等生活設施,極大地改善了所在地的物流服務,方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
要把“扶貧菇”做成“長壽菇”
目前,江蘇省食用菌產業發展已走在全國前列,消化了省內外近50多萬初級勞動力,成為*扶貧有力推手。日前,江蘇省食用菌協會第四屆六次理事擴大會議在連云港召開,來自全省各地農業部門負責人和相關企業參會,共同參觀學習了連云港食用菌產業發展及產業扶貧經驗。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管永祥在會上提出,下一步,要把“扶貧菇”做成“品牌菇”,讓“扶貧菇”成為“長壽菇”。
管永祥表示,一方面“扶貧菇”要做“品牌菇”,質量不能貧。要以打造優質產品為重心,加強內涵挖掘,打造品牌特色,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打造“地理標志產品”“區域知名品牌”等。另一方面,“扶貧菇”也要多元化發展。要大力發展食用菌深加工,不斷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附加值,做出豐富的地區食用菌產品類型,拓寬食用菌產品市場,增強產業抵抗市場風險能力,做強做大“扶貧菇”產業,為“扶貧菇”長遠持續發展注入活力,讓“扶貧菇”成為“長壽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