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國采購美豆消息影響,在長時間低位振蕩后,上周五大連豆粕期貨再度破位下跌,主力合約一度逼近2年半低點。展望后市,美豆供應充足,南美大豆長勢良好,豐收在望,而國內大豆進口預期增強,需求難有起色,豆粕期貨繼續維持偏弱走勢的概率較大。
進口美豆對外盤提振有限
美豆出口銷售周報將中國重新進口美豆的消息坐實,但進口量遠低于市場預期,對美豆的提振作用較為有限。本月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的豆類部分乏善可陳,僅調高了新年度巴西大豆產量和世界大豆期末庫存等數字,報告整體呈現中性偏空色彩,一定程度上沖淡了美豆出口上的利好,使得美豆沖高回落。
目前南美大豆播種進度較快,由于播種期以及生長期天氣條件較好,南美大豆取得豐收的概率較大。其中巴西大豆播種基本完成,早播的大豆在本月中下旬即可上市。據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上周公布的報告,巴西2018/2019年度大豆產量預估為1.2億噸,較11月份預估上調200萬噸,較上年度創出的紀錄高位1.192億噸增加0.7%。
阿根廷的大豆播種也已經過半,由于后期再度遭受嚴重干旱的概率不大,今年產量將從去年的罕見低產中恢復。美國農業部*新預測,阿根廷2018/2019年度大豆產量預計為5550萬噸,高于去年的3780萬噸。阿根廷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日前表示,如果中美貿易糾紛繼續下去,明年阿根廷將對中國出口1400萬噸大豆,進一步擠占美豆出口市場空間。
美豆、南美大豆相繼豐收,世界大豆供應壓力空前,中國放開美豆進口的消息對美豆盤面影響作用不大,美豆期貨上漲乏力,難以給內盤豆類帶來持續提振。
進口消息對內盤利空作用明顯
前期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刺激內盤豆粕期貨走高,但隨著貿易摩擦日漸緩和,加之進口外盤大豆較多,港口油廠大豆庫存高企,豆粕期價沖高回落,逐漸向近兩年低點靠攏。目前進口美豆消息坐實,大豆預期到港量增加,遠期供應擔心消散。較高的大豆庫存、豆粕庫存很快成為現實的壓力,豆粕現貨、期貨價格出現較大跌幅。據監測,截至12月7日,沿海地區油廠大豆庫存為571.07萬噸,周環比下降38.83萬噸,但仍為歷史同期*值,遠高于去年同期400萬噸的水平;豆粕庫存為93.74萬噸,周環比小幅下降0.56萬噸,同樣為歷史同期*水平。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緩和,進口大豆預期到港量增加。據*新調查,2019年1月份大豆到港預計提升到620萬噸,較前期預估增加60萬噸,2月份*新預估到港量將為400萬噸,較前期預估高50萬噸。
豆粕需求不容樂觀
由于豆粕價格跌至低位,飼料廠介入抄底,上周沿海油廠豆粕成交量環比出現明顯增加,但仍屬于歷史相對低位。據監測,截至12月14日當周,沿海油廠豆粕成交量為64.51萬噸,遠高于前周的24.89萬噸,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的66.35萬噸,也明顯低于前期80萬噸左右的單周成交量。另外,目前國內非洲豬瘟疫情仍在蔓延,利空后期豆粕需求。
綜上所述,美豆出口繼續低迷,我國短期內大規模進口的概率不大。而南美大豆豐收在望,本月底下月初即可全面上市,國內大豆進口貨源充足。加之目前大豆、豆粕庫存高企,而豆粕需求難有起色,豆粕期貨目前的偏弱走勢將延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