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燦爛的冬日,行走在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江東街道的村居,一條條整治好的村中道路縱橫交錯,清新自然的村莊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這是該街道以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復墾“集地券”項目,根治農村“*差現場”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江東街道借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東風,大膽探索創新,有序推進“集地券”項目,取得了根治“*差現場”、壯大村集體經濟、盤活土地存量資源“一石三鳥”之效,推動了轄區各村走上鄉村振興的道路。
以“集地券”項目根治“*差現場”
鏡頭一:12月17日下午,江東街道前流村西側一片近10畝的村集體建設用地上,一輛挖掘機正來回平整土地,再過幾天,這塊地就可以給村民耕種了。然而,半個月前,這里是一個預制場和一個廢品收購站,還是村里環境衛生“臟亂差”的罪魁禍首,就像“毒瘤”一樣頑劣地存在了10余年,產生的揚塵、異味、噪音等,讓村民苦不堪言。
今年6月開始,江東街道緊緊抓住“集地券”政策的*后窗口期,經過深入細致的工作,*終在12月初順利完成建筑物拆除工作,10多畝閑置土地不僅產生了相應面積的建設用地指標,而且也徹底根治了前流村“*差現場”。
鏡頭二:12月18日上午,江東街道供店村旁一片21畝的地塊上,一名女子正在指揮幾名男子往一輛貨車上搬運廢鐵。這意味著沉睡了幾十年的土地資源將得到盤活,原來臟亂差的面貌將得到徹底改變。“環境美了,耕地多了,大家都高興!”供店村村民陳大伯這樣評價“集地券”項目。
江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利云表示,以“集地券”項目的方式,將各個村內零星地塊、邊角地塊盤活、利用,不僅可以讓土地發揮更多效益,還能從根本上杜絕“*差現場”現象發生。
變“廢”為寶壯大村級“錢袋子”
這段時間,江東街道東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凡堅,正在抓緊籌劃做好明年和美鄉村建設事宜。明年村里計劃投資400萬元,進行村內道路硬化、房前屋后綠化美化,向三星級美麗鄉村“進軍”。
半年前,東上村還是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村集體收入每年僅一兩萬元,還不夠村里日常開支,怎么幾個月過去村里就有“巨資”拿來美化鄉村了?
這還得從村子里那108畝集體建設用地說起。
“這108畝土地,讓村民既愛又恨。”王凡堅說,這些土地以每年20余萬元的租金,分別租給了一個洗沙廠和一個瀝青混泥土廠,所得收益歸10多個農戶,村集體就收點管理費,這也是村集體惟一的收入來源。但是兩個廠產生的水污染和空氣污染讓村民倍感頭疼。
今年6月,街道啟動了東上村“集地券”項目。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徐江工作片、東上村兩委攻堅克難,歷時6個月終于將兩個廠拆除。此舉有效激活了土地存量資源,直接增加用地指標100余畝,同時按照工礦建設用地“集地券”獎勵補助政策,該項目為村集體增收4000余萬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