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平坦了、房屋翻建了、環境整潔了、產業發展了、業余生活豐富了……從灰蒙臟舊到美麗宜居,改革開放40年來,吉林延邊州先后開展了“集中整治村屯環境”“村屯環境提升”和“創建美麗鄉村”等工程,通過一系列切合延邊州實際的新農村建設模式的施行,全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顯著提升,農村公共服務建設日趨完善,農村人居生活環境更加優美,少數民族文化特色更加鮮明,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發展更加迅速,載體創建活動內容更加豐富,鄉村發展規劃編制更加科學,鄉村“互聯網+”發展更加迅速,農民幸福指數顯著提高,新農村建設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延邊州在鞏固和穩定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金融體制改革、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以及土地規模經營主體培育和農村產業發展、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等方面,不斷加大改革力度,強化服務,釋放發展活力,推進了農業農村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
截至目前,全州農村道路實現村村通、屯屯通達到90%以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99.05萬農村居民、農林場和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基本實現了安全飲水全覆蓋。推進省級新農村重點建設,全州先后有160個村被列為省級重點村,積極開展農村圍墻、邊溝、房屋等基礎設施維修和改造,提升了村容村貌。特別是2018年,全州共有62個村被列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村項目,有效地推動了貧困村建設和發展。在全州持續推進的危房改造工作中,共完成農村危房改造67276戶,從根本上改善了廣大農民的住房條件。
“現在我們的日子過得那叫有滋有味兒。”提起改革開放給自家生活帶來的改變,延邊州每一位農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因為近年來的每一點變化、每一點改善都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都讓他們的日子越來越好。
改變源于創新、源于探索、更源于努力和實干。在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指引下,延邊州的新農村建設不僅僅是修路建房,幾乎涉及農村生產生活的全部:
——產業結構更加優化。1978年,全州耕地面積257155公頃,糧食產量54.7萬噸,農業總產值333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2元。2017年,全州耕地面積388266公頃,糧食產量141.35萬噸,農業總產值達到185億元。多年來,我州大力發展人參產業,全州林下參留存面積達到1.5萬公頃、園參留存面積3530公頃、非林地栽參面積發展到1000公頃;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全州黑木耳發展到16億袋以上,產值達到55億元;加快棚膜園區建設,全州*園藝作物標準園達到13個,省級標準園達到42個。積極培育藍莓、黑果、山葡萄、五味子等小漿果產業,種植面積發展到4600公頃;大力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2017年,農產品加工業企業達到6710戶,實現營業收入654.5億元,同比增加7.5%。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農業科技水平顯著提高。2017年,全州農機總動力達到232萬千瓦,拖拉機保有量達到91764臺,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全州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率達到80%,主要農作物的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
——農村改革穩步推進。2014年,全州在全國率先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截至2017年末,全州累計發放貸款7011筆,14.1億元。農村土地改革穩步推進。推進“三權分置”,出臺《關于貫徹落實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實施意見》;加強“冊外地”規范化管理,出臺《關于農村“冊外地”規范化管理的指導意見》;深入推進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成1038個村的外業實測,占應測村數的*。深入開展產權制度改革,積極推進圖們水口村、安圖園藝村、敦化下石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省級試點工作;完善延邊州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體系,農村三資供求實現網絡平臺交易。
——規模經營主體發展迅速。2009年,延邊州政府出臺《關于發展專業農場促進土地流轉推動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來發展迅速,到2017年末,全州農業規模經營主體達到10977家,實現規模經營土地23.2萬公頃,占全州耕地面積的60.2%,超出全省、全國平均水平。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改革開放40年來,全州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除水害、興水利,堤防更加穩固,江河得到基本治理。目前,全州已建成各類水庫141座。長期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截至2017年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成累計投資13.56億元。共建設攔河壩448座,渠道襯砌2016公里,修建各類灌排渠系建筑物7177座,基本形成了“蓄、引、灌、排”為一體的農田水利灌溉保障體系。農村安全飲水設施建設基本實現全覆蓋,解決了99.05萬農村居民、農林場和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全州農村道路硬化路面工程實現村村通、屯屯通達到90%以上。持續推進危房改造,共完成農村危房改造67276戶,從根本上改善了廣大農民的住房條件。推進省級新農村重點建設,全州先后有160個村被列為省級重點村,積極開展農村圍墻、邊溝、房屋等基礎設施維修和改造,村容村貌得到較大的改觀。
——鄉村面貌全面改善。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2006年啟動新農村建設以來,延邊州先后開展了“集中整治村屯環境”“村屯環境提升”和“創建美麗鄉村”等工程。全州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41.3%、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4.2%,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農村環境清潔率達到80%以上。
——農村環境顯著提升。積極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開展秸稈、廢棄菌袋綜合利用,組織開展農業清潔示范區建設,推廣清潔種植養殖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技術。大力推進秸稈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建設。目前,全州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41.3%、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4.2%,全州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
——特色村寨初顯魅力。延邊州通過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有效促進朝鮮族民族文化傳承,增進民族團結進步,提升了美麗鄉村建設文化底蘊。近年來,一批具有朝鮮族民俗風情、生產發展、村容整潔、服務配套、民族和睦的特色村寨初步建成,充分展示了延邊民俗文化魅力。
——農村經濟融合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延邊州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特別是近年來,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農業新業態發展迅猛。初步統計,全州休閑農業主體發展到近千家,農家樂建設達到了500余個。通過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建設,打造多種類型新農村旅游示范村,并利用農村文化習俗、產業基地以及鄉村田園風光,發展民俗旅游、體驗旅游、生態農業、休閑農業,挖掘新農村建設典型,豐富了新農村建設內涵。
——扶貧攻堅成效卓著。從1978年開始,延邊州扶貧工作經歷了體制改革推動扶貧、大規模開發式扶貧、全面開展扶貧攻堅等不同的歷史階段,實現了由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到新時期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邁進的新突破。“十二五”時期,全州共落實各類扶貧項目1660個,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8.8億元,有近19.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0年的37%下降到2015年的13.3%。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役。2013年至2016年,全州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24.4億元,12.4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9%下降到7.3%。2017年,全州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脫貧18349人,貧困村退出120個。實施貧困戶危房改造4218戶,實施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1193戶。投入各類扶貧資金24.4億元,組織實施扶貧項目1047個。2016年至2018年9月,大力實施*扶貧、*脫貧工程,全州共投入扶貧資金86.4億元,實施扶貧項目2906個,完成易地搬遷和農村危房改造9251戶,解決了9.8萬人出行難和9.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教育、健康等方面基本實現應扶盡扶、應保盡保;全州累計實現脫貧3萬人,貧困村出列120個,貧困發生率降至3.2%,貧困面貌得到扭轉。
如今的延邊廣大鄉村,不僅是延邊州農民的美麗幸福家園,同時也成為延邊的美麗名片。目前,全州已累計創建州級魅力鄉村62個、標兵村475個,占全州行政村的51%。全州獲評中國*美休閑鄉村6個,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10個,獲評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13個,獲評吉林省美麗鄉村50個。全州有6個縣市獲批“*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占全省三分之一。6個縣市納入“省級縣域電商試點縣”,4個鎮、18個村獲得省級電商示范鎮、示范村,有2個省級電商示范基地,4個省級電商“雙創”示范園區和14個省級電商示范企業。
未來,延邊州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深入結合農業農村發展實際,全面推進五個振興發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