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發展“三色”農業。立足全市實際,在“小而特、小而精、小而優、小而美”上下功夫。發展特色農業,進一步鞏固提升“三辣一麻”“三黑一花”等特色傳統產業,培強做大白花丹參、山楂、食用菌、草莓、精細菜、休閑漁業等新興產業。發展綠色農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廣節本增效新技術,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動農業生產生態循環。發展彩色農業,積極拓展農業生產、生活、生態功能,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弘揚農耕文明和稼穡文化,把農業打造成有的吃、有的看、有的玩的繽紛產業。
二是開展“四項”行動。開展“美麗生態田園建設行動”,打造一批集成果展示、休閑娛樂、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美麗生態田園。開展“農民增收行動”,年內開展農民培訓5000人次以上,讓農民就業活躍起來;發揮好惠農額政策的補償作用、導向作用、放大作用,讓農民生產積極性高漲起來;盤活用活農村資源、資產、資金讓村集體經濟壯大起來。開展“農業發展方式創新行動”, 大力發展科技農業、設施農業、機械農業,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科技貢獻率。開展“農產品競爭力提升行動”,注重加強與國內外科研院所合作,開發農業深加工產品,培育具有影響力的區域公共品、企業品牌、*商標。
三是實施“五個重點”。實施耕地質量提升工程,測土配方施肥基本實現全覆蓋,新增水肥一體化面積1.4萬畝、農作物綠色控害面積20萬畝以上,全面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新培育發展一批市級以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培育發展一批新型職業農民、“農創客”、“新農人”。實施農業標準引領提升工程,建設一批省、市級農業標準化基地,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5個。鞏固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成果,推動省、市、區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數據互通共享。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規范農村“三資”管理,加快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發展多種形式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做好“四新促四化”文章,建設好國家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發展具有萊蕪特色的“新六產”,提升食品飲料及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水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