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人眼中,蛇是一種冷血肉食性動物,自古以來人們談蛇色變,對于蛇的恐懼很多人與生俱來,在慈利縣,就有這樣一位年輕的‘蛇女’,她養了幾千條蛇,常年與蛇共舞,依靠這些蛇開辟了一條獨特的創業之道。
夫妻倆展示飼養的王錦蛇
今年才30歲的趙婷出生在慈利縣趙家崗土家族鄉長安村, 或許是 小時候趙婷就目睹老爸在家里養著一些蛇的緣故,她對蛇有一種天生的親近,這是至今很多女孩無法做到的,同時也有些簡單的養蛇技巧。
趙婷說起自己養蛇的事情,緣起自己的丈夫,她告訴記者,有*,丈夫杜慎遠到長沙辦事時,在一家餐館里看見點蛇肉的顧客還真多,讓他看到了養蛇蘊含的商機,于是他就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從長沙回來后,杜慎遠把在長沙的見聞說給妻子聽,夫妻倆商議后,決定把養蛇作為一項重點創業項目來做,2011年,夫妻倆先后到廣西、江西、廣東、湖南等地進行養蛇專業技術學習,隨后,夫妻倆就建起了蛇舍,從外地購進蛇蛋進行孵化,開始了養蛇之路。*終還是因為繁殖培育操作不當,前后損失了70多萬元。
*的失敗讓趙婷并沒氣餒,不服輸的她跟丈夫找出失敗的問題癥結之后,重新給確定了自己目標和計劃,對蛇舍重新進行了改造,2015年,夫妻倆的養蛇場終于步入正軌。
2018年12月中旬,記者在趙婷創辦的久龍蛇業種蛇養殖示范基地的墻上看到這樣一句用粉筆寫的話:別在*能吃苦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剛開始真的很難熬,自從養蛇場走向穩定之后,我和丈夫就過上了‘陀螺式’的生活,老公就負責外面的營銷,我就負責蛇場的日常管理,”在蛇場里,趙婷熟練地拿起一條條吐著信子、令人望而生畏的成年王錦蛇,仔細查看健康狀況。王錦蛇乖巧地纏繞在她手臂上。4000平方米的養殖基地、3棟蛇房和10萬條蛇,這就是趙婷每天的工作環境和“服務對象”。 在趙婷雙手上,被蛇咬的幾個傷口疤痕依舊可見。
王錦蛇在趙婷手上變得很溫順
而就在趙婷在接受采訪之際,丈夫杜慎遠接到長沙客戶打來的電話稱要幾百斤王錦蛇,趙婷和丈夫立馬忙活起來,只見趙婷和丈夫從保溫室將一條條6到8斤的王錦蛇抓起來裝進網袋里,而后過秤、裝箱打包,動作嫻熟的夫妻倆很快就把客人所要的蛇裝上車子送到指定的地方。
“自2015年養蛇場步入正軌后,就成立了慈利縣久龍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現在合作社有會員44戶,還有一些是專門為蛇場飼養蛇的食料雞,合作社免費為這些農戶發放小雞苗,待小雞長大后再按60元一只回收,目前合作社的養蛇總量大約有12萬條,種蛇存欄4000多條,總產值3000多萬元,2016年,我自己出售王錦蛇8000公斤,產值有140多萬元。”丈夫杜慎遠給記者介紹起這幾年的養蛇效益帳來:“2018年,已經出售15萬多斤,產值達到了1500多萬元。”
唐先桂是新建村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2014年被合作社后列為幫扶對象后,合作社給他提供了3000多元的蛇苗和60只小雞苗,并從養蛇舍的建設、養蛇技術進行全程服務,經過3年多的幫扶,唐先桂現在僅養蛇的年收入就有10多萬元,這只是合作社真心幫扶的一個典型而已。
“現在的目標就是力爭在全鄉把養蛇農戶發展到300至500戶,利用省林科院與我在這里建立的團隊合作優勢,進行蛇產品深加工,使之成為全縣真正的特色產業。”趙婷和丈夫看到久龍蛇業種蛇養殖示范基地漸漸有了起色,說出了今后的發展目標。
趙婷和丈夫憑著堅定的信念,她堅信自己的未來是美好的,這是一個創業者不可或缺的品質,一種樂觀不屈的精神。 趙婷很感謝自己的丈夫一直在自己身邊陪伴自己。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