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廣東*主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800萬余畝,每年產量占糧食產量的80%以上。廣東省政府近期下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實施意見》,全力推進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以糧食龍頭企業培育作為稻米全產業鏈發展的關鍵,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把廣東稻米打造成“好產業”“好產品”以及“好景觀”。
但廣東有600多萬個種糧主體,規模化經營的不足1萬戶,絕大多數仍是耕種自家“一畝三分地”的小農戶。唯有將小農戶納入現代農業的軌道,廣東稻米產業才能真正實現質的飛越。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要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但如何實現,并無現成的路徑。近日,記者分赴羅定、新興、臺山、蕉嶺等稻米產業基本實現特色發展的縣域,了解“好產業”“好產品”“好景觀”背后小農戶共享產業紅利的情況。
“我們這里好地段的耕地,租金可以達到八九百元每畝,差一點的也可以租到500元。”羅定市羅鏡鎮鏡東村村民陳叔說。近年,陳叔已不種地,“青壯年都去城里打工,我們老年人就在家帶孩子。本來每家每戶的地就不多,就算種得好也沒多少收入,還不如租給別人去種”。
羅定耕地的租金價格在廣東屬于較高水平,原因在于當地種糧新型經營主體多,適度規模經營水平較高,龍頭企業積極探索“企業+理事會+農戶”等合作經營模式,創建了亞燦米、聚龍米等一批優質稻米品牌,形成了“種植主體-品質-品牌”的良性循環。稻米成為賺錢的產業,耕地租金自然水漲船高。
如今,羅定以羅鏡、太平、羅平等10個鎮(街)為重點的優質稻基地達27萬畝,創建了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20萬畝。依靠種植大戶的專業經營,企業與農戶的默契合作,羅定稻米產業不斷向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效益化發展,小農戶實現了增收。
1600萬元買來的“教訓”——標準化生產 讓產業鏈上下游都獲益“優質大米首先要有合理的價格,種植大戶才有動力去擴大種植規模,然后才能保證農地租金的價格。”羅定市稻香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稻香園公司”)董事長陳炳佳指出,只有讓產業鏈上下游的參與者都獲益,產業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這也是羅定稻米產業近年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羅定位于廣東*的盆地,一年四季都沒有灰霾天氣,陽光充足,晝夜溫差大,水源潔凈,擁有生產優質大米得天獨厚的條件。2004年,長期在順德發展的羅定人陳炳佳返鄉成立稻香園公司,決定結合家鄉優勢和市場需求,種植生態稻米,專攻高端市場。
“我本來以為這行很容易,不就是把稻谷收上來加工再賣出去嗎?”陳炳佳很快就摔了大跟頭,因為每家每戶種的大米都不一樣,用的肥料等投入品也不一樣,所以產品的品質無法統一。消費者這次買的米跟上次買的米口感不一樣,就會對大米的質量產生疑惑,時間一長,退貨如大山一般壓在倉庫,也如大山一樣壓得陳炳佳喘不過氣來——當年虧損了1600萬元。
1600萬元買來的教訓讓陳炳佳認識到,農業與工業不一樣,但農業可以借鑒工業的方法,通過“農業工業化”實現流水線式生產,細分每個生產環節,用“計件”的標準化去做農業。“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之一。”
第二年,陳炳佳開著摩托車走村串戶,向村民推廣優質稻米種子,可是,“一斤種子十幾塊錢,我免費送給農民試種,他們都不要”,“村民習慣了種自己認為產量高的水稻,跟你種高品質大米有什么好處?”陳炳佳非常理解村民的想法,遂把自家的大米送給村民免費品嘗,并請來專家講課,終于說服部分村民試種。
統一品種且標準化種植的好處很快顯現出來,第三年還沒到春耕時節,稻香園公司的辦公室便擠滿了領種子的村民。陳炳佳也嘗到了甜頭,公司加工的大米品質有了保證,不僅銷量猛增,米價也提高了。
對于陳炳佳而言,公司生產發展所需要的田地在千家萬戶手上,唯有將土地集中起來,才能實現標準化種植。為了讓土地流轉順暢進行,也方便管理,該公司在“公司+農戶”的模式中加入了“理事會”的環節。以公司為主導,以鄉賢理事會為紐帶和橋梁,通過完善訂單帶動、利潤返還、股份合作等公司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構筑了合作共贏的新型企農關系,推動現代農業的集聚發展、抱團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