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山東萊西:他心系村民種蔬菜助農增收(圖)
山東萊西:他心系村民種蔬菜助農增收(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2/27 15:19:00  來源:萊西新聞網  閱讀數:467

蔬菜

  李信岐于2010年當選為山東青島萊西店埠鎮中菜灣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帶領村民創辦了青島中菜鳳鳴蔬菜專業合作社和青島鳳鳴蔬菜加工廠。李信岐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創建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不僅讓205戶社員增收致富,還推動了店埠鎮形成蔬菜全產業鏈式發展。其先進事跡入選省委組織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典型案例,個人先后獲評青島市*黨員、青島之星等榮譽。2016年底當選為萊西市第十八屆人大代表,2017年3月當選為萊西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帶頭致富 助農增收添活力

  2007年,合作社法頒布后,李信岐帶領菜農成立青島中菜鳳鳴蔬菜專業合作社,短短數年,入社菜農達205戶。菜農帶地入社,在種植、銷售上接受合作社統一管理,由于蔬菜品質有保障,價格高于市場價,真正實現了社員銷售有保障、效益有提高。2014年,李信岐帶領合作社積極爭取,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集中土地 207畝,建立起合作社自有蔬菜基地。在上級補貼150萬元和合作社自籌150萬元基礎上,帶領社員發展蔬菜現代化種植,建成鋼架大棚34個,面積80畝,完善了基地的水、電、路、渠等設施配套。抓住店埠鎮*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機遇,積極流轉園區內其他村莊土地,建成面積300畝的第二塊自有蔬菜基地,投資完善了機井、電灌站、田間供水網等設施,并爭取財政投資建設了田間水泥路、漿砌了排水溝設施。

  駛入經濟發展快車道

  2010年,李信岐成為村支部書記、村主任。李信岐提出按照“黨支部+合作社+產業”的方式發展產業支部,把黨支部的基層組織優勢與合作社的市場、技術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加快產業發展、集體增收。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全程指導村民蔬菜種植與管理,推廣科技種植,實現產前科學育苗、產中技術指導、產后市場銷售一條龍服務,*程度壓縮種植成本,提高產量,增加了村民收益。合作企業免費提供種子、技術,以提前訂購方式收購蔬菜,減少了合作社承擔的市場風險壓力。在黨支部支持下,合作社建成了注冊資金500萬元的鳳鳴蔬菜加工廠,大力發展蔬菜保鮮出口,2014-2016年,蔬菜年出口量均超過500集裝箱。如今的鳳鳴蔬菜已發展成為集蔬菜與水果保鮮、冷藏、加工、購銷及進出口于一體的農產品綜合企業,主營的蔬菜有胡蘿卜、白菜花等20多個品種。蔬菜年出口量達10000余噸,水果年出口量達2000余噸。

  積極建設幸福宜居村莊

  在帶領群眾致富的同時,李信岐還積極帶領黨支部改善村莊生產、生活環境。2010年10月份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后,李信岐首先把村民反映強烈的嶺南西姜家草200多畝水淹地作為整治重點。2011年夏天,李信岐自己墊資2萬元,兩委成員每人出資5000元,涉地村民每戶每畝出資100元,投資挖溝渠、修路、整下水道,村兩委成員泥里水里奮斗了20多天,終于將積水全部排出去,將300多畝土地改造成旱澇保收的糧田。另外,還通過爭取水利資金,將村前、村后的農田全部實現電灌化。2012年,李信岐積極爭取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政策,并墊資5萬多元將村后年久失修的道路整修成平坦的沙石路。2015年,李信岐帶領干部群眾向違章建筑“開刀”,墊資15萬元拆除違章建筑,全村面貌為之一新。為讓群眾出行方便,李信岐墊資安裝了路燈,僅路燈電費每年8千多元,全部由他個人自掏腰包。為讓群眾有個娛樂場所,墊資6萬元改造出1200平方米的村文化廣場。李信岐帶領黨員干部科學規劃、逐年建設,先后硬化道路4200多米,修建排水溝900多米,栽植綠化苗木5000多株,主要道路兩側綠化帶均安裝了小柵欄美化;整村安裝了監控,村莊治安環境進一步優化。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n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