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城鄉統籌比翼齊飛——浙江推進城鄉協調發展紀實(圖)
城鄉統籌比翼齊飛——浙江推進城鄉協調發展紀實(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2/28 8:46:00  來源:人民網  閱讀數:385

城鄉

  玉環在哪里?孤懸東海,海天蒼茫。

  然而,你知道這個海島上的居民如今是怎么生活的嗎?浙江省臺州市玉環市雞山鄉86歲的葉冬香老人安坐家中,就能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干江鎮梅嶺村婦女陳菊芬只需在村頭“農家書屋”里點下鼠標,就能借閱臺州圖書館里的藏書;在楚門鎮楚州文化城,農民林高城可以參加越劇、烘焙、園藝、象棋等免費活動……這一切,是城鄉統籌帶來的好處。

  行走浙江你會發現,無論是省會杭州還是偏遠的麗水山鄉,基本上做到了“發展同步,服務同質,管理同化”。在這里,城鄉實現了“無縫對接”。

  只有消除差距 城鄉才能并肩前行

  長期以來,“二元結構”如同一道高墻橫亙在城鄉之間,經濟發達的浙江也不例外。

  “水渾渾路黃黃,進出全靠雨鞋蹚……”聊起村莊的環境,衢州市衢江區雙橋鄉希望新村的杜學集老人眉頭緊鎖。杜學集著急,坐在他對面的客人同樣著急。

  這位客人就是剛調任浙江兩個多月的習近平同志。時間:2002年12月。

  經過連續幾個月的調研,習近平同志作出了如下判斷: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工業化、市場化、城鎮化迅猛發展,但農村群眾的生活質量并沒有相應提高,城鄉差距擴大的趨勢沒有根本扭轉……

  如何消除城鄉差距?浙江的指針是:群眾關心什么就做什么。

  2003年6月5日,“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在全省拉開序幕。習近平同志親自部署:從全省選擇1萬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村道硬化、垃圾收集、衛生改廁、河溝清淤、村莊綠化……在省委和省政府直接推動下,一項項工作在全省有條不紊開展起來,從源頭上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杭州市淳安縣下姜村,那時是典型的貧困村。2003年4月24日上午,習近平同志從淳安縣城顛簸了60多公里的“搓板路”,又坐半小時輪渡,來到了村里,幫助群眾籌劃下一步的發展思路。聽說村民缺柴砍禿了山嶺,便指導村民建沼氣。

  沼氣建成后,他再次來到下姜村,興致勃勃地聽村民姜祖海談沼氣使用情況。聽完幽默地說:“要論建沼氣,我也算得上是半個專家。20多年前我在陜北農村當支部書記時,建起了陜西*個沼氣村……”

  10多年后的今天,記者走進姜祖海家。姜祖海家的沼氣還用著呢。“廁所、豬圈、雞舍里的臟水都流進了密封的沼氣池子里。”姜祖海介紹,“不但家里干凈了,村里環境也好起來了。不少人家開了農家樂,富起來了。”

  要想農村基礎設施大變樣,發展經濟是關鍵。可此時的浙江,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如何讓欠發達地區同步奔小康?習近平同志在他制訂的“八八戰略”中創造性地提出“山海協作”——以項目合作為中心,通過發達地區產業向欠發達地區合理轉移、欠發達地區富余勞動力向發達地區有序流動,激發欠發達地區經濟的活力。麗水、衢州等山區市迎頭趕了上來,有了更多財力改善民生。

  自2006年始,浙江大幅減少“三公”經費,確保將新增財力的2/3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推動教育、醫療、社保、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不斷健全。如今浙江已率先建立覆蓋城鄉的*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155元。

  一張藍圖繪到底 篤實推進久久為功

  按照習近平同志繪就的“城鄉協調發展”藍圖,浙江歷屆黨委和政府篤實推進。

  2008年開始,“千萬工程”從前期示范引領階段進入整體推進階段。時任省委書記趙洪祝指出:“再接再厲,再用一個5年,將全省3萬多個行政村全部整治一遍。”省委和省政府提出的目標是:村容村貌*潔凈、人居環境*優美、基礎設施*配套、公共服務*完備。

  改善農民生活,住房是關鍵。山高溝深的麗水龍泉市,農民通過異地搬遷住上了新房,戶均節約成本5萬元;常山縣新昌鄉黃塘村抓住機遇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建起木屋民宿,昔日貧困山村變成國家3A旅游景區;海島縣岱山縣,全縣74個社區村實現“全域精品化、沿線景觀化、村莊景點化、庭院小品化”。

  “習近平同志‘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籌劃,是我們工作的指南。把城鄉統籌貫穿工作的始終,我們責無旁貸。”繼趙洪祝之后接任浙江省委書記的夏寶龍同志,持續推進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五水共治”工程,浙江農村更美了。

  走進杭州市桐廬縣環溪村,所有溪溝清水淙淙,路面干干凈凈。“過去村里有句順口溜,‘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室內現代化,室外臟亂差,溪溝就是垃圾污水的家。’”村委會主任周忠蓮說,“現在順口溜有了新版本:‘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室內現代化,室外四季開鮮花,溪溝清澈見底有魚蝦。’”

  環溪村是浙江農村環境改變的縮影。截至2015年底,浙江成為全國*個實現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的省份。至2017年末,浙江已全域消滅劣五類水體,全省97%以上的村實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無害化處理率99%,農戶實現無害化衛生改廁達80%以上。

  新時期,推進城鄉協調又被賦予新內容。現任浙江省委書記車俊表示:推進城鄉一體化,要進一步聚焦農民辦事難等問題,推動農民辦事更便捷、生活更美好。浙江全面推進辦事“一窗受理”向縣、鄉、村延伸、下移,讓農民辦事像城里人一樣便捷。

  眾人拾柴火焰高 調動社會各界齊發力

  推進城鄉協調發展,浙江歷屆黨委和政府注重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

  走進安吉縣,蜿蜒在青山綠水間的農村公路將山水美景串成了畫,也給鄉村帶來了人氣與財氣,僅天荒坪鎮余村年接待游客就近40萬。自2003年“鄉村康莊工程”啟動以來,浙江省交通部門累計投入資金超過2000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9萬公里,農村公路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

  大陳島,由于位置特殊,通電、通信一直滯后。為讓大陳島居民同步享受現代文明,國家電網浙江電力公司投資1.1億元建設20多公里的海底電纜,讓島上住戶用上了“大網電”。電力公司還打造“海上移動營業廳”,島上1500名用戶“一戶一檔”,定期上門服務。

  依托美麗鄉村建設,浙江扎實推進多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先后啟動新農村電氣化建設、農村電力體制改革、農用電力線路改造接收等工作,農村供電可靠率達99.931%,用電水平達到城市水平。

  這幾天,一輛銀行的流動服務車開進了臨海市林壩塘村路口,吸引了不少村民圍觀。讓村民意外的是,授信貸款利率比市場利率低不少。

  為助力城鄉統籌,中國農業銀行浙江分行全面加大“簡手續、低門檻”的小額貸款推廣力度。近3年來,分行新增小微客戶的數量,占全行新增法人貸款客戶數的90%以上,總量和增量在全國分行均居*。

  前不久,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大河村“村淘”負責人陳美華忙“瘋”了:“今年‘雙12’,村里800多家電商銷售額將近1個億!”截至2017年,浙江共有淘寶村779個,活躍的涉農網店近2萬家,繼續領跑全國。通過“電子商務進萬村”工程,浙江用電商代購的方式,讓農村享有與城市相同的消費環境。

  至2018年,浙江2.7萬多個村實現村莊整治全覆蓋。“一根水管通城鄉,一路公交跑城鄉,一條網路連城鄉。”如今,即使偏遠的鄉村,浙江也實現了“三頭”——公交通到村頭,電商開到門頭,硬化路修到地頭。

  “鼓口袋”也“富腦袋” “送文化”更“種文化”

  *近幾天,舟山市定海區金山村村民蔣對綴匆匆吃好飯就往村文化禮堂跑。“村晚快要演了,得趕緊去排練。”蔣對綴透露,晚會從導演、主持到演員、伴奏,全是本村村民。“村里10多支文藝隊搶著演,排練不好就沒機會上場了。”

  抓城鄉統籌,浙江歷任領導都把引導社會風尚當作重要一環。習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時,親自提煉出了“紅船精神”: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一條小船,誕生一個大黨。“紅船精神”成為指導浙江干群開拓進取的精神之源。

  如何讓精神文明的播撒沒有死角?在浙江,不但“送文化”,還潛心“種文化”——農家書屋、“錢江浪花”文化直通車、“文化走親”、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文化禮堂,都是“種文化”的有效載體。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建成1萬多家農村文化禮堂。

  與此同時,各地大力培養農村文化能人。在德清縣洛舍鎮東衡村,七旬老農陳景超自薦擔任村“道德講堂”主講,講述村落歷史、道德故事。臺州市高橋街道八份村的文化禮堂里,63歲的評書愛好者胡從德的受歡迎程度,堪比明星。老胡是臺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也是黃巖文化禮堂聘請的“鄉村大使”,像這樣的“大使”,黃巖區共有268位。

  一座文化禮堂,就是一座“精神家園”,將文明鄉風吹進村民心田。天臺縣通過文化禮堂,大力提倡“薄葬厚養”、喪事簡辦,推動農村移風易俗。他們聘請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老代表、老模范等“五老”為鄉風督導員。鄉風督導員“用土話講出了大道理”。如今,千年土葬舊俗在天臺大大改觀。

  “多一個廣場,少一個賭場”“多看名角,少些口角”……“以文化人”,孕育出了寬容、大氣、文明的社會風氣,富而好德、富而好禮、富而好仁,已成為浙江人新的價值追求!

  抓“三頭”不松懈 管理好成效讓城鄉統籌“根深葉茂”

  有專家總結,浙江之所以能“走在前列”:一是經濟發展的高質量;二是社會管理的好成效。

  還是在2003年,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就旗幟鮮明地提出“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把推廣“楓橋經驗”、建設“平安浙江”作為各級政府的重要任務,要求各地致力于關注民情、改善民生、發展民主、維護民安、促進民和。

  半個世紀前,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的干部群眾創造了“依靠群眾化解矛盾”的好方式。毛澤東主席欣然命筆:“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從此,“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楓橋經驗”,傳遍了大江南北。

  半個世紀過去了,由“楓橋經驗”引路,浙江各地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社會管理經驗:舟山的“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溫州的“綜治八大員”、蒼南的“五站式工作法”……這些帶著基層智慧和泥土味的“治村之道”,在浙江各地蓬勃生長,許多都是全國率先。

  好的經驗,更要執行好。如何提高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浙江省堅持常年抓“三頭”不松懈:抓基層源頭,抓問題苗頭,抓落實領導責任制的“頭頭”。村務監督委員會,就是抓“三頭”帶來的成果——14年前,武義縣白洋街道后陳村誕生了全國*個村務監督委員會。發展到今天,村務監督委員會已和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經濟合作社一起,組成鄉村治理的“四駕馬車”。

  “抓三頭”,浙江從來沒有松懈:2018年,浙江對換屆以來村班子戰斗力進行全面檢視評估,對2673名不稱職村干部進行“歇職教育”,對1587名村干部予以免職或罷免,一批能人、回鄉畢業生、退伍軍人被吸納到村組織。

  提高基層治理水平,浙江還注重激發基層群眾自身的動力。頭戴紅帽子、身穿紅馬甲、腳踩黑雨鞋——這是“嵊州村嫂”工作的標配。從“五水共治”到村里的衛生保潔、交通管控、糾紛調解、文藝活動,處處都活躍著她們的身影……

  截至2018年4月,浙江群眾安全感滿意率達96.58%,再創歷史新高,連續14年位居全國前列。

  “經濟發展是苗,社會環境是土,執政管理水平是水。只有土肥水活,才能根深葉茂。”走進浙江,會對這句話有更深刻的理解。

  保障同步,服務同質,實現全面小康一個鄉鎮也不能掉隊

  前不久,浙江有兩則新聞為人們津津樂道:杭州市淳安縣,全縣城鄉1.33萬名領取低保、殘保人員在免繳醫保費的同時,享受基本醫保待遇;麗水市蓮都區,通過財政出資、政府采購,700多名環衛工吃上了免費早餐。

  其實,這樣的例子在浙江比比皆是:嘉興桐鄉市屠甸鎮榮星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里,每天中午吃完飯后聊天、鍛煉身體,村里的獨居老人陳風華和數十位老人在這里其樂融融。目前,桐鄉市已實現城鄉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全覆蓋。浙江率先在全國實現免費義務教育制度,全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達標率達95%。

  “現代化建設不能留盲區死角,實現全面小康一個鄉鎮也不能掉隊。”2003年1月13日的浙江省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提出要求。10多年來,浙江歷屆黨委和政府都把這一要求作為施政的指南。

  11月12日,山風微涼。麗水市慶元縣青竹村村頭,一輛中巴車停下,幾名醫生下車,擺起桌臺,搬出血壓儀、采血器;另一邊,10多名村民早已排好了隊。這是慶元縣的巡回診療車進村為村民看病。慶元是典型的深山區,為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縣流動醫院將優質醫療資源搬到老百姓家門口。

  讓再偏遠山村的村民也能享受同質服務

  舟山市有不少邊遠小島水利設施少、蓄水能力弱,過去一到干旱季節就鬧水荒。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05年起,舟山大力推進本島城鄉供水一體化。現在不管是城區還是農村,都能喝到干凈衛生的水。

  讓孤懸海島的村民也不再“孤懸”

  金華市磐安縣墅安希望小學的陳秉正,從小就有一個足球夢:長大參加國家隊,去世界杯為國爭光。

  近年來,共青團浙江省委員會、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單位啟動“夢想足球場”公益項目,為偏遠山區、海島小學建造夢想足球場,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幫助偏遠山區、海島的中小學校修繕及新建100座足球場。“一個鄉鎮也不能掉隊”,所有孩子的夢都可以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xhj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