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洗牌
2018年,農藥生產企業普遍感受到了來自環保的壓力。環保核查導致不少企業關停,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大批達不到進園標準的企業被迫關停。如山東就有50%的化工園區遭裁撤,1500家企業被關停,隨著環保風暴愈演愈烈,各種停產限產導致原藥供應緊張,農藥原藥、制劑價格一路飆升,甚至一度有價無貨。
盡管今年很多企業被關停,但只要是環保達標、能正常開工的企業業績都不錯,環保是壓力也是發展的動力,綠色可持續發展才能行穩致遠,這一點已成為業內共識。隨著環保安全督查加強,小散亂的企業市場將逐漸被擠壓,部分產品落后、低水平重復建設的超標排放企業將難以生存,合法經營、環保達標的規范企業會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未來,環保高壓和安全檢查會常態化,將進一步促進行業向綠色、環保、高效轉型,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企業走清潔、智能、綠色的生產之路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轉型升級
2018年,對于農藥行業來說是充滿挑戰和考驗的一年。隨著政策趨嚴、環保加壓、競爭加劇,農藥行業正進入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期,如何轉型升級已成為所有企業不得不思考的命題。企業紛紛探索不同的出路和模式,有的從原來的農藥生產領域進軍藥肥領域和新型肥料領域,謀求新的增長點;有的從“把藥賣到農民手里”轉為“幫農民把農藥噴施到田里”,如廣西田園引導經銷商轉型為打藥服務商,實現了農資銷售額和服務費的雙重增長。有的延伸服務鏈條,如新安化工布局從上游種子種苗、農藥化肥、生物防治、飛防到下游渠道門店、倉儲物流、金融服務、信息技術等全產業鏈。
從簡單產品營銷走向作物解決方案,從同質化向差異化突圍,從差價中賺取利潤到為農戶提供增值服務,不管如何調整和改變,提升產品競爭力和服務能力始終是核心所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