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點,天還黑著,在河北省張家口經開區姚家房鎮陳家坊村,張玉琴已經穿上了和城里環衛工一樣的冬季藍桔相間制服上崗了。“工資漲了,待遇好了,工具全了,干勁足了,還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能不高興嗎?”張玉琴喜氣洋洋地說。
同樣高興的還有王安房村的村民杜讓,“我今年68歲了,這么多年*次看見村里這么干凈,我們享受到的環境與城市一樣整潔,高興!”如今走進姚家房鎮,每隔幾十米一個垃圾桶,村道上干凈整潔,身著統一制服的環衛工人,或手持掃帚簸箕,或騎著電動垃圾收集車,細致清掃,巡回保潔,以前臟亂差的形象一去不復返。
今年,張家口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科學考核、建立長效”的思路,全力推動轄區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經公開招標,確定北京環境有限公司為經開區環衛作業單位。通過前期準備,北京環境有限公司進駐沙嶺子鎮6個村,正式接管姚家房、沈家屯等鄉鎮,至此,經開區所轄4個鄉鎮32個村實現了城鄉環衛一體化,11萬村民享受到了與城市一樣整潔的生活環境。
接管經開區農村環衛項目后,北京環境有限公司積極擴充人員,投入現代化機械設備,現階段擁有保潔員400余人,電動清運車105輛,垃圾收集壓縮車10輛,并配有專職司機12人。
“人員方面我們全部簽訂了正式的勞動合同,繳納各種保險,同時,工資待遇普遍提高;機械化設備方面,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銳意創新,量身定制。”北京環境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清松說。
由于冬天村民們會將爐灰倒入垃圾箱,該公司專門定制了不怕燒的鐵質垃圾箱擺放在村道路兩側;農村巷道狹窄,有的地方大型垃圾運輸車無法進入,就特制電動三輪車,小巧靈活,既彌補了大型設備的不足,又減輕了環衛工人工清掃的作業負擔。有巧思,無難事,在北京環境有限公司的努力下,農村環衛機械化程度達到與城市相同水平。
隨著人員設備的到位,北京環境有限公司對轄區進行了全面環境衛生整治。該公司入住沙嶺子鎮后,經過半個月的集中整治,清理垃圾1600余噸;同時開展逐步對沈家屯鎮、老鴉莊鎮、姚家房鎮部分村莊及連村路進行集中清理,農村環境衛生煥然一新,村民有了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目前,各村鎮已進入常態化作業,主干道、連村公路、廣場等實行“兩掃兩保”清掃保潔模式。同時,為鞏固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成果,經開區城管局多方聯動,全民動員,通過《致村民的一封信》、“大手拉小手”進校園宣傳等多種形式,教育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環境衛生習慣,達到農村環境衛生全民參與、全民維護的成果。并著手制定農村環境衛生管理考核辦法,實行三級考核制度,由區主管部門、鎮、村三級聯合考核,督促環衛作業公司日常工作。
此外,各村鎮還專門聘請老黨員、老干部擔任衛生監督員,對村民亂扔垃圾、亂堆物料及環衛公司作業情況進行網格化管理,達到農村與城區環衛作業同要求、同標準、同效果。
如今,開啟了“美顏模式”的經開區農村,步步是景。城鄉環衛一體化,是*大膽的實踐探索,更是一件實實在在的惠民好事,靚了村容,暖了民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