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實施過程中,關鍵環節到位,采購信息做到了公開公示,同時各地要加強業務指導,確保項目如期完工。”在*近召開的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市級財政補助村項目相關事宜協調會上,市集體經濟領導小組就市級財政補助村項目聽取匯報并形成會議紀要。為確保涉農資金發放到位,市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擦亮監督“探頭”,以保障涉農資金安全、規范、高效運行。
近年來,慈溪市級財政對涉農資金的投入不斷加大,2018年度市農辦牽頭落實的涉農資金支出就超過1.4億元。針對大額涉農資金的規范使用管理,派駐*紀檢監察組查問題、重整改、嚴程序、促規范,主動發揮“探頭”作用,強化監督職能,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督促限時整改。今年監督的涉農項目中,僅10個市級財政補助村項目,涉及資金就達2000萬元。
多種途徑找問題。市級財政補助村審核環節是否規范,對低收入農戶審核是否到位?紀檢監察組圍繞市級財政補助村、低收入農戶資格認定、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通過系統調研、專項督查、“貼身監督”、實地督查找問題。在市級財政補助村項目專項督查中,發現項目管理、審核臺賬不夠規范完整,要求市農辦增補相關會審表、會議紀要及驗收報告,規范完善審批審核環節,加強資金審批管理;對于低收入農戶增收方面,要求加強資格認定及信息動態管理 。
強化監督嚴程序。前移監督關口,同時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相結合。督促市農辦加強對項目申請、項目會審、項目審批、項目施工、項目驗收、補助資金撥付等各環節廉政風險的分析研判,召集相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進行會審。同時,督促市農辦將涉農資金使用管理作為“三重一大”事項提交班子進行討論。通過程序性監督,督促形成權責明晰、流程規范、層層把關的審核機制,使涉農項目得到科學、真實的評估,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健全制度促規范。紀檢監察組以制度建設為抓手,督促市農辦對涉農政策制度進行分析梳理,補齊制度短板,為用好、用實、用活涉農專項資金提供有力支撐。先后制訂了《慈溪市市級財政補助村補助資金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新農村建設項目和資金規范管理的通知》等,把好涉農資金“撥付關”、“管理關”、“檢查關”,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同時,要求嚴格執行公示制度,接受社會監督。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