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廣東興寧:“互聯網+”助推現代化農業發展
廣東興寧:“互聯網+”助推現代化農業發展
農業網   時間:2018/12/29 9:43:00  來源:南方日報  閱讀數:362

  近日,在廣東省梅州興寧市人流量*集中的明珠體育公園,火紅的裝飾及象征著豐收的圖畫點綴了公園核心地段。一座剛搭建好的拱形門樓上粘貼著“興寧市首屆農特產品展銷暨農電商交流貿易會”的字樣。12月30日至明年1月1日,這里將開展為期3天的農特產品展銷會,屆時來自梅州市內外近90家農業企業將在此展出各自特色農產品。

  興寧市是“廣東省農業生產大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重點產茶縣”,有著良好的農業生產基礎。近年來,興寧市堅持以“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理念,實行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興寧要充分發揮生態資源效益,著重發展環境友好型的現代農業,加強農產品精加工和農業優質特色品牌建設,助力興寧‘一城一廊一帶’發展。”梅州市委常委、興寧市委書記余其豹近日調研興寧農電商產業發展情況時說。

  興寧糧食單產居全市首位、全省前列

  “這對于我們來說是*的機會和平臺。”全國種糧大戶李志新一邊檢查著農業機械,一邊回答筆者提問。“一直以來,我們都忙著生產事宜,沒有形成好的品牌意識。”李志新說,目前,他管理的辰興種糧專業合作社有150個成員,2個注冊商標,趁此次農產品展銷會的機會,打響合作社品牌。

  展銷會報名信息出來后,梅州市金綠公司是*個報名參加的企業,該公司總經理說他曾多次參加省內外的農產品展銷會,還是*次參加本市的展銷會。“這對于興寧農業行業來說,是極大的好事。首屆展銷會我除了給主辦單位提供了供參考的建議外,還推薦邀請了眾多國內知名的農特產品行業專家。”陳偉波說,興寧擁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環境,但一直缺乏專業平臺來整合、推介本地的農產品。“展銷會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興寧自然環境優越,光照充足,四季宜耕宜牧,土地富曬,具有發展農、林、果、牧、漁等農業的有利氣候條件。全市總面積2105平方公里,盆地面積便占據了310平方公里。寧江盆地是廣東十大盆地之一。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讓興寧自古便是產糧大縣,是廣東省糧食主產區,糧食單產位居梅州市首位、全省前列。“坡度在25度以下的宜墾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73%。”興寧市農業局局長曾巨文說。

  近年來,傳統農業大縣興寧也在國家各項政策的引領下,加快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步伐,首先體現在農業生產機械化的發展。“興寧地區有很好的條件可以種植優質水稻。這里特殊的地理環境叫丘陵山地,一坑一水田,一山一屏障,與外部進行隔絕,病蟲害的發生也較小,水源受污染少。”李志新便是這一進程的見證者。

  11年前,在深圳從事電工的李志新回到家鄉新陂鎮新金村,發現農村里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荒田也越來越多,于是決心回到家鄉開展農業生產。他租用了已經廢棄的115畝農田,開始了糧食種植。

  興寧良好的自然環境讓李志新在從事農業生產的*年就嘗到了甜頭,于是他逐漸擴大糧食種植范圍。田地面積擴大了,需要大量人力資源投入。此前從事電工的李志新立即想到機械化的生產能減少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于是2008年,他購進了興寧地區*臺烘干機,并于第二年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了機械化生產的步伐。

  隨后幾年,李志新相繼購入拖拉機、收割機、播秧機等,至2013年時,李志新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就已實現從犁、播、插、收、烘干全程機械化,是粵東地區*實現農業全程機械化的合作社。

  辰興種糧專業合作社機械化的進程也帶動了周邊農戶爭相參觀學習,農民們紛紛加大農機的購置,農業生產的熱情越來越高漲,也讓興寧獲得了“農機大縣”的稱號。

  糧食種植機械化提升了產量,節約了人力。2017年,該市糧食播種面積77.69萬畝,總產34.8萬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64.13萬畝,總產29.3萬噸。

  依托良好的生態自然資源,除了優質稻外,高山茶油、有機蔬菜、客家黃酒、優質肉雞和柚子、龍眼、荔枝、茶葉、柑橙等也是興寧的主要農特產品,該市現已形成優質稻、蔬菜、水果、油茶、養殖、茶葉及農產品加工業七大主導產業格局。“目前,我市已有15個‘廣東省*產品’,16個‘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曾巨文說。

  新農人新理念引領新發展

  中午午餐時間,在興寧鬧市區文化廣場和平路上,在一家以綠色為主色調的餐飲店門前,排了長長的隊伍。這個名叫“陳小鴿”的餐飲店,主營乳鴿類食品,有紅燒乳鴿、鹽焗乳鴿、鹵水乳鴿等產品,同時還有各類乳鴿湯品和配飯套餐。

  這家餐飲店于去年12月開張,店鋪創始人陳偉波入選了農業農村部公布的2018年度“全國百名杰出新型職業農民”資助項目。

  2010年,從深圳一家外企辭職,回到家鄉興寧龍田鎮后,陳偉波跨行農業養殖。兩年后,鴿場養殖3萬對鴿,成為當時粵東地區規模*的肉鴿養殖基地。在不斷擴大鴿場規模的同時,他還通過“基地+農戶”方式帶動龍田農戶養殖乳鴿。

  2013年,陳偉波開始做鴿子活禽銷售,在興寧、五華、梅縣開設了活禽直營店。兩年后,陳偉波成立的金綠公司與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合作,成立廣東省嶺南特色食品工程技術肉鴿研發中心,研制肉鴿加工食品。當農產品加工為主的第二產業逐步有了起色后,陳偉波開始將目光投向第三產業,探索品牌建設。于是他在興寧開設了*家“陳小鴿”品牌旗艦店。

  目前,金綠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擁有種鴿7萬對,肉鴿年銷量達200萬只、鴿蛋10萬余枚,梅州每十只肉鴿就有八只出自他的養殖場。

  “興寧農業生產的傳統,為我們提供了廣袤的發展空間。”*近,陳偉波在梅州農業有點紅,除了入選全國“新農人”資助項目外,他的企業*近還獲得了“中國鴿業著名營銷品牌”的稱號。

  陳偉波是興寧新農人的典型代表。近年來,興寧涌現了張雪蓮、陳思霞、劉道懷、鄧雨強等新農人和新農業經營主體。他們以新的發展和經營理念,帶領著興寧農業生產走入新的方向。農電商銷售、農旅產業等新的農業產業在興寧悄然興起,為鄉村振興打下產業基礎。

  2012年,當28歲的鄧雨強放棄廣州的工作回興寧老家務農時,周圍不少人問他:“搞唔到食咩(混不了一口飯吃)?轉來做脈個(回來干什么)!”如今近六年過去了,鄧雨強不但自己堅持了下來,還與另外4位朋友合伙于去年底成立了廣東南芳生態農業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是‘南芳生態’發展的關鍵之年。”鄧雨強介紹,公司去年與被列為省定貧困村的永和鎮新寨村、蘭亭村簽訂了產業扶貧協議,在新寨村發展特色種植業,今年一開春,“彩摘園”項目正式啟動,首期預計投入80多萬元,種植特色水果等。

  以永和大成村為總部基地,鄧雨強帶領的團隊還將打造集特色種植、農產品電商、創業孵化、生產加工、科普教育、休閑旅游于一體的農電商公園,“當地農民可以是我們的員工,也可以是我們的股東,他們能夠充分參與和受益。”

  “新農人”紅紅火火地帶動興寧農業轉型發展,“老農人”也在積極轉變發展觀念,向現代化農業進軍。李志新與同為種糧大戶的羅新輝、李志忠將打造集種植、加工、銷售、農旅三產融合的“稻米公園”。

  “近年來,我市積極鼓勵和引導返鄉大學生等群體回鄉創辦現代農業基地等市場主體,積極培育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四大經營主體’,推進精致高效農業示范基地建設,開展農產品品牌培育工作。”曾巨文介紹,目前興寧市建有精致高效農業基地20多個,現代化農業呈現欣欣向榮的態勢。

  借“兩個中心”辦“永不落幕盛會”

  “舉辦‘首屆農特產品展銷暨農電商交流貿易會’,意義重大且正當其時。”在25日舉行的興寧市首屆農特產品展銷暨農電商交流貿易會籌備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興寧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何小娟說,舉辦農特產品貿易會,對于進一步擴大和提升各類“興寧牌”農特產品的知名度,進一步增強涉農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精品意識、品牌意識;對于建立完善農村互聯網綜合服務體系,著力打造“互聯網+品牌營銷+產業整合+創新智慧+生態休閑旅游”的興寧市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助力*扶貧、鄉村振興,加快構建興寧“一城一廊一帶”的發展新格局,無疑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有得天獨厚的農產品種植優勢、豐富的特色農產品品類、先進的現代化農業發展理念,讓興寧農業產業蓬勃發展,但越來越多的農業從業人員意識到,興寧農業的發展模式還是以“單打獨斗”為主,許多農產品企業缺乏品牌意識,缺少平臺讓興寧農業企業“抱團”發展,做大做強。

  正如何小娟所言,此次農產品展銷暨農電商交流貿易會正是為興寧農業擴大了“興寧牌”農特產品的知名度,增強農企品牌意識。

  興寧市高度重視此次展銷會,成立了以梅州市委常委、興寧市(縣)委書記余其豹同志為組長,興寧市市長丘孝東同志為*副組長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

  本次貿易會場區規劃范圍面積1萬多平方米,展銷會展位全部免費,分為四個展區,展示農產品包括糧食、油茶、茶葉、水果、蔬菜、南藥、豆制品、加工類、水產類等十大類。每個參展企業一個展位,每一個展位10多平方,可以展銷若干個農產品,而現場還是美食展示區,共20個展位,展示獨特的興寧客家美食。

  自展銷貿易會工作方案發出后,得到了眾多涉農企業的積極響應,一周的報名時間內共收到152家(次)企業報名參展,遠超原來規劃的110家,展銷貿易會展位“一席難求”。

  “我們對場地進一步作了優化,增加了10個農特產品展位。”興寧市農業局外事外經股負責人李遠輝介紹,經過嚴格篩選,已收集興寧參展農業企業76家,梅州其他各縣(區)農業企業11家,客家美食企業15家,農業機械企業10家,金融服務機構6家,快遞公司2家。

  “此次展銷會,我們將把拳頭產品和蔬菜文化展示出來。比如蔬菜模特展、農耕文化展,我們還是希望用一些新穎的形式去展示。”梅一客是興寧市本土知名農業企業。當得知興寧要舉辦農產品展銷會的消息后,企業負責人張雪蓮*時間報名參展,并認真謀劃參展準備工作。

  展銷會還設置了1000平方米的農機展區。興寧市農機局局長曾勇威介紹,農機展示區已經有11家來自全省各地的農機企業應邀參展,主要展示南方特有的丘陵山地機械。“來自省、珠三角及梅州本地的農機企業報名,展示聯合收割機、拖拉機、大型的耕地整地機,還有設施農業的噴灌滴灌的設施機械,包括采摘龍眼的剪枝機等。”

  開幕儀式上,將進行興寧市優質農產品展示中心、興寧市農電商綜合運營中心揭幕儀式。“這兩個平臺將把興寧的農特產品和農電商成效進行展示,我們將借由‘這兩個中心’將農特產品展銷會辦成‘永不落幕盛會’。”曾巨文說。

  “雖然一直以來,政府都很支持我們進行農業生產,但能感覺到近年來有越來越重視的趨勢。*扶貧、鄉村振興等政策讓我們嘗到了農業生產的甜頭,也讓我們看到了農業發展的希望。”全國種糧大戶、廣東省勞動模范羅新輝說希望通過此次農特產品展銷會,打響自家品牌。“‘酒香也怕巷子深’,興寧有這么多這么好的農特產品,需要這樣一個平臺讓更多人熟知。”

  “農機大縣”興寧農業機械化40年發展歷程

  走進位于寧中鎮鴨橋村的梅州市綠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機器轟鳴聲伴隨而來。剛從農民手里收購回來的稻谷經過全自動化機器進行烘干、色選、拋光、分級等程序后,成為晶瑩剔透的大米,來到工作人員手里包裝。“我們去年對機器進行升級,原來日產100噸,而今可做到日產300噸。”該公司總經理李育亮說。

  興寧市農機裝機容量占梅州市總量60%以上,擁有粵東*農機市場,被稱為“農機大縣”。2012年,興寧市獲“廣東省農業機械化示范縣”稱號,2014年興寧市被國家農業部、國家安全生產總局授予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稱號。農機化事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不斷促進興寧農機與農藝深度融合,實現糧食高產高效。

  “興寧農業快速發展,離不開農機的發展。一直以來,我市發力農機化工作,實現了糧食生產適度規模經營。”興寧市農機局局長曾勇威說。

  改革開放后,興寧傳統農業向現代化商品農業轉變。上世紀80年代,興寧市農機化事業就有一定的基礎,走在全梅州前列。

  20世紀九十年代末至2013年,興寧市先后實施了農業部豐收計劃“機械化化肥深施”“機械化秸桿還田沃土高產技術”“全國千萬農機手培訓工程”等建設項目,投入項目資金逾2000多萬元。截至2017年底,投入財政購置補貼資金6000多萬元,帶動農民投入超億元。通過財政扶持引導,有力促進興寧農機穩定快速發展。至2018年,興寧農機原值達3.9325億元,農機總動力32.66萬千瓦,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71.27%,主要指標排在粵東各縣區前列。

  此外,在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推動下,興寧農業機械從過去單一的農田服務轉向農、林、牧、副、漁各業的綜合性經營。至2018年,農機化應用呈合作社和公司基地化方向延伸發展。

  去年,興寧正式推廣插秧機和植保無人飛機,用無人機噴灑農藥。只需在軟件提前設置好航線、飛行軌跡、高度、速度等,就可一鍵飛行,操作簡單、工作效率高。“飛機打藥能打600到800畝地。以前需要大半天才能噴灑完農藥的田地,植保無人機只需要短短幾分鐘就能完成任務。”大坪鎮的種植大戶羅新輝說。

  家在新陂鎮的種糧大戶李志新,也是遠近聞名的農機大戶,他創辦辰興合作社不僅要為自己的田地進行機耕作,更多時候需要為附近的農民提供農機服務。去年,興寧市重要農機合作社的大棚機械化育秧2000多畝,全部實現育苗、配送和機插“一條龍”訂單服務,為周邊農戶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面積達4000多畝,示范帶動作用效果顯著。

  在像李志新這樣的農機大戶影響帶動下,興寧市農機數量日益增加。為此,該市農機部門指導種糧(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社建立手機微信群,引導和組織大中型農機開展跨區作業,在“農忙季節”及時統籌人力物力及農機具作用,發揮合作互助機制建設。

  “興寧有30萬畝耕地,發展的出路就在規模化經營,規模化經營就需要現代機械的應用。”曾勇威說立足當前農業發展實際,興寧重點面向糧食主產區,圍繞種糧大戶、農機大戶組建合作社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并大力引導農戶的耕地合理有序流轉,培育一批有規模、效益較好、帶動性較強的種糧大戶以機具、土地、資金、技術等多種方式組建農機專業合作社,實現了糧食生產適度規模經營,農機化效能得到極大發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yaole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