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上政府配備的自行車,楊梅種植大戶裘昌紅穿梭在山地之間,驕傲地當起了“土專家”。拉著枝頭指指點點,他傳授的用綠肥提升楊梅甜度水分的方法,農戶*信得過。
在浙江天臺縣,像裘昌紅這樣自家農務做得好、有技術的農民,被政府聘請為“單車農情員”,帶動周邊的小農戶提升種植養殖。
技術帶來的紅利實實在在。在天臺縣南屏鄉,盡管隆冬將近,不少高山蔬菜還掛著果實。農戶楊仁權說,今年茄子開始包銷,統一收購價將近6元錢一斤,一畝地收入超過9000元,而去年不到4000元。
因為收入有保障,農戶自發復墾了撂荒的耕地,以往草木叢生的山坡被打理得“井井有條”,一層疊一層。今年南屏鄉農產品增產60多噸,農民增收將近120萬元。
綠色化、標準化、精細化、規模化、品牌化、信息化……立足搭建平臺,天臺縣正在如火如荼建設“大農場”,讓曾經條塊分割、自給自足、逐漸邊緣化的小農經濟,開始審視自身的比較優勢,挖掘附加值。
“小農經濟趕上了大時代,在大市場重煥生機。”在天臺縣委書記管文新看來,互聯網、現代物流體系等,前所未有地打破了偏遠鄉村與消費大市場的空間距離,“小農經濟”華麗轉身,在大市場里奇貨可居、價值凸顯。
2018年初,天臺縣啟動“天臺大農場”建設三年規劃,全縣域統籌提升農業質量、保險、品牌和營銷。
在生產環節,當地統一規范“天臺大農場”系列產品在生長環境、種養環節、生產加工、貯運操作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形成標準一致、資源互補、技術共享的全域互動模式,筑牢質量底線。
目前,天臺縣已制訂實施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操作規程45個,全縣農業標準化率達66.16%,位居浙江全省前列;抽檢各類農產品11418批次,合格率99.98%。
在流通環節,天臺縣與中國供銷農產品批發市場控股有限公司合作,線上建設“天臺大農場、綠色中農批”信息服務平臺、“天臺大農場”微信小程序,客戶掌上“認種認養認租+網上購買”;線下建設中農批天臺綠色農產品物流園建設,打造農產品流通平臺,以“物流園+產地市場+種植養殖基地+小農戶”模式,促進農產品流通。
天臺縣本心農業公司種植、采摘期達到17個月的線茄,今年產量增長2.8倍、達到1400噸,卻仍然供不應求。公司負責人葛浩亮說,搭上“大農場”快車,公司客戶結構明顯提質,不僅直供華聯超市,精致的網售也大幅增長。
闖進大市場的傳統農業,還衍生許多新花樣。目前,天臺縣“認購認養認種”農業做得風生水起,認養“夠周豬”“小狗牛”、山羊等特色家畜,認購石斑魚、土雞蛋、葡萄等農產品20余類,認種流轉土地7800余畝,1800余戶農民直接受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