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陽市人大代表、茶市鎮何祠村村民王桂香種植煙葉和香瓜致富后,主動結對幫扶兩戶貧困戶,請他們到自己的承包地里打工,手把手向他們傳授種植技術。每戶貧困戶不但年增加工資收入5000元,還通過發展種植產業實現了脫貧。像王桂香一樣身體力行幫扶貧困戶脫貧的基層人大代表還有很多。
2017年以來,衡陽市人大常委會把全市人大系統“三學三爭”主題實踐活動、人大監督、代表履職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在全省率先創建“人大代表扶貧工作基地”,并以基地為陣地和抓手,帶動全市1.3萬余名國、省、市、縣、鄉五級人大代表扎根基地、結對幫扶,助力全市脫貧攻堅大局。人大代表扶貧工作基地圍繞產業鏈而建,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互聯網+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優先吸納貧困戶就業,與貧困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幫助貧困村發展特色產業,實現脫貧摘帽。
按照“一戶一本臺賬、一個脫貧計劃、一個幫扶項目、一套幫扶措施、一名以上幫扶責任人”的工作思路,市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聯系緊密的天然優勢,采取教育助學幫扶、醫療服務幫扶、資助錢物幫扶、建設基礎設施幫扶等多種措施,幫扶貧困群眾脫貧。針對貧困戶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比例較大的情況,省十二屆人大代表彭杰以南華醫院祁東分院為人大代表扶貧工作基地,對貧困戶開展醫療健康扶貧,僅2017年就為528戶貧困患者核減兜底醫療費用100多萬元……
衡陽市人大常委會還要求市財政連續3年安排專項扶貧資金1000萬元,用于人大代表扶貧基地建設。目前,全市已建立人大代表扶貧工作基地119個,輻射帶動貧困戶9351 戶共33657人脫貧致富。
與此同時,市人大常委會的扶貧工作也在大力推進。今年3月以來,結合全市人大系統 “鄉村振興、五級帶動”示范工程,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多次下到各自的扶貧點,傾心盡力開展*扶貧工作。
耒陽市大和圩鄉雅江村與常寧、衡南縣接壤,多年來一直是邊遠的貧困村。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段志剛以自己的“為民情懷”,今年六月份調整駐村后三次來到雅江村督查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市人大扶貧工作隊進駐雅江村以來,多方籌集資金投入雅江村的*扶貧。目前,該村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4公里斷頭路正在拉通,還新裝了60盞太陽能路燈。群樂小龍蝦養殖合作社等兩個合作社的基礎設施建設竣工,雅江學校、農貿市場提質改造穩步推進,7口山塘清淤擴容、群樂片主渠道維修加固也在進行中。該村大力發展油茶、黑山羊、雅江魚等種養產業,村民還可享受合作社發展帶來的紅利。
雅江村黨總支書記劉賤生表示:“市人大扶貧工作隊對我們村的幫扶力度很大。他們所做的件件實事好事,村民們都看在眼里,感到非常滿意。我們村今年有信心實現脫貧摘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