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河北省平泉市農業農村部門了解到,該市主動轉變管理體制、運營機制,通過股份合作釋放發展權能,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創新了產權改革“四步走”模式,趟出了一條適合以資源為主的山區貧困縣的改革模式。
從2017年9月實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以來,該市利用4個月時間,總體規劃了符合平泉實際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程序。2018年初,召開了全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暨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推進會議,成立了組織,實行市級領導包鄉鎮、鄉鎮干部包村制度,構建了市、鄉(鎮)、村“三級書記”抓改革的責任體系,先后印發《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等21個文件。
首先,優化村級服務結構。通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使村級組織架構由村“兩委”變成“兩委一社”,實現了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三駕馬車”并行的新型農村社會治理模式,提倡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董事長由村級黨組織負責人兼任,嚴格按照現代財務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制度規范運營管理,提速農村經濟發展。目前,全市有158個村實現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長“三職一人兼”,有83個村實現村黨支部書記、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長“兩職一人兼”。
激活資產提升經濟。結合村集體資源性資產多、經營性資產少的實際,指導26個村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依托“股份+合作”模式變“死”資源為“活”資產,探索了股權改革新途徑。小寺溝鎮河溝子村將農戶承包地1000多畝流轉到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統一整理后再集中轉租給福金果品專業合作社,集中發展溝域經濟,每年不僅增加了農戶出租土地的收益,還增加了村集體收入2.1萬元,合作社成員優先進入園區務工每天獲得工資50-80元。
為農民賦權活股轉變思路。在落實占有權、收益權的基礎上,依托農村承包地確權成果應用五項改革成效,探索開展“兩證”變“兩權”試點,即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證》變抵押權和擔保權,建立“農戶提出申請、集體組織批準、農經抵押登記、銀行發放貸款、政府風險補償”的融資模式,登記鑒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證》85本,發放集體資產股權抵押貸款167萬元,為拓寬農民融資發展經濟開辟了新路徑。
針對財政涉農資金在一定程度上“無償補助、一投了之”的問題,該市探索實踐財政資金股權化路徑,創新涉農資金使用模式。把財政全額投資形成資產交由市惠農公司負責運營管理,項目由農業經營主體承建使用,所有權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保底收益+按股分紅”模式提取收益,50%上繳市農業資產運營公司統籌,50%留存項目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同時,撬動農戶、村集體、經營主體、金融機構等社會資本入股,共同參與項目建設,實現了同步增加村集體和農戶收入的目標。目前,全市圍繞村級光伏電站、燃煤鍋爐改造等項目投資達1.2億元,受益村集體和農戶每年將增加收入近1200萬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