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進城務工,如今返鄉種田。從解決溫飽到提升生活品質,一批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正成為鄉村新業態的先行者、科技興農的引領者、新農業經營主體的實踐者,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截至目前,我國新型職業農民人數已突破1500萬人,預計2020年將達到2000萬人。
在這支隊伍中,不乏海外歸國的留學生、反哺家鄉的退伍軍人、農業技術的行家里手,等等。他們帶著技術下鄉、揣著夢想歸田,使得“農民”的身份內涵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新型職業農民正逐漸成為受到社會尊敬的職業,我們采訪了幾位,聽他們講講鄉村振興路上的酸甜苦辣。
姜方俊 農場搭上互聯網
畢業于*大學并出國留學的姜方俊選擇做一名新型職業農民,其實并不偶然。近年來,各項惠農政策落地、地區對農業人才扶持鼓勵,為有農業技能、立志于服務鄉村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客觀上吸引著人才返鄉。盡管如此,我們采訪時發現,地區對于農業人才的獎勵政策,大多是針對高學歷、高層次人才,對于傳統農民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強。解決問題的關鍵,還得在如何讓政策紅利惠及更多農民上下功夫。
兩年時間,六七十萬元學費,讀上海交大EMBA,姜方俊所做的這一切,只是為了當好一個農民。“非常值得。這次學習讓我更加了解了自身和市場,對未來發展也有了更好的思路。”姜方俊說,農民不是那么好當的。
2003年,姜方俊畢業于南京大學,出國留學后在外企工作,前景很好。但是他和幾個同學卻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將開心農場與實際相結合,打造真實版開心農場、有機農場。
剛開始時覺得很簡單,卻遭遇了“水土不服”。隨后,姜方俊回到了老家常州,流轉了1500畝土地,開發“一號農場”,成了“真正的農夫”。2012年底,“一號農場”有機商城在淘寶網正式上線。他的產品很快涵蓋了有機蔬菜、水果、水產、谷物、禽蛋肉等180多個品種。“公司+基地+電商”模式,當年就實現銷售近千萬元,還帶動當地村民實現了收入倍增。
在姜方俊看來,從事農業行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提供農業技術、勞動服務等,都是新型職業農民。姜方俊坦言,培訓是新型職業農民轉型的關鍵。“許多傳統農民都有轉型意愿,但由于文化程度、學習能力所限,很多農民沒法轉型。”
新型職業農民可以真正做到“不離土不離鄉”,應該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姜方俊介紹,目前他們基地共吸納200多名村民就業。姜方俊認為,越來越多的新型職業農民打破了過去“一畝三分地”的限制,借助新技術、新理念、新方式,讓現代農業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武向全 當農民也有范兒
武向全在創業過程中苦于沒有幫手,折射了農村人才短缺的困境。但以武向全為代表的新型職業農民的成長經歷,也證明農村有廣闊天地,能夠大有作為。
從土里刨食到田間創業,武向全種地的意義已跟父輩有了巨大區別,這也反映出國家“三農”事業發展的巨大變革。正是這樣的變革孕育了創新創業的大好機遇,也為像武向全一樣的新型職業農民提供了巨大的創業舞臺。
“小武來啦!還讓你跑一趟,給你添麻煩了。”吉林長春市農安縣西白鸰村田家屯,尹長利正在院子里干活。看見鄰村東白鸰村45歲的農民武向全從轎車上下來,他趕忙迎上前。
“代耕的協議在這,先看看。”武向全從車里拿出幾張紙遞給尹長利。原來,前年冬天,武向全把田家屯的20多個種糧大戶召集起來開會:“你們的地交給我種,肯定產量更高。”
“當初確實有點信不過你,所以沒簽協議。”尹長利說,“我看你們代耕的地,一坰(1坰等于15畝)地的苞米足足能比俺們多打2000斤。”
武向全算了筆賬:“你們自己種地,一坰地的人力、物力成本也得2000塊錢吧。咱們合作社機械化種地,成本不到1000塊錢。”“我想好了,地交給合作社種啦。”尹長利打定了主意。
2013年,武向全成立合作社時,只有24戶農民,400多畝地。如今,合作社耕地面積達1.2萬多畝,帶動農戶350多戶。
武向全打小就種地,越種越有感情、越有勁頭,起初種家里的20多畝地,后來承包了村里150多畝鹽堿地。后來,武向全著手改良鹽堿地,用了3年,鹽堿地上玉米的產量追上了普通地。
“幸虧當年一步到位,成立了省級合作社。”武向全說,形成規模才有利于提高農業技術水平。近年來,村里的農民也開始參加培訓,聽政策、學技術。“過去,守著一畝三分地,土里刨食是老一輩兒的生活。如今,咱們把種地當成事業,農民也有范兒了!”
從前,村里的年輕人競相外出務工;如今,西街口鎮不少村子的年輕人幾乎都回到村中,建設家鄉。未來,誰種地?我想,市場已經給出答案。
程魁 豐收還得靠科技
程魁坦言,農村勞動力轉移也是農業產業結構升級的機遇。不必過分擔心將來誰來種地,有了富農產業,就不怕缺新型職業農民。只要打造好富農產業鏈,用好科技的手段,多方共同發力,傳統農民也能在產業鏈中逐步成長轉變為新型職業農民。
車行至云南石林彝族自治縣西街口鎮,成片的人參果園映入眼簾……
“以前種玉米、栽烤煙,這幾年村民紛紛改種人參果了。”石林鎮園人參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程魁說,這種變化就發生在幾年前。
從原來的苞谷小麥吃不飽,到如今帶領十幾人的科研團隊育種、為10多個省份提供人參果苗,這幾年,程魁實現了從傳統農民到新型職業農民的轉換。
說起新型職業農民這個“新潮”的名字,程魁認為,傳統農民種地靠“習慣”,新型職業農民種地靠“科技”。“拿人參果育苗來說,沒有一定技術水平,會影響產量;新型職業農民的工作分得比較細,育苗的管育苗,采摘的管采摘。”
“生產中,不管是直接銷售鮮果還是深加工,規范化種植都十分重要。”程魁說,農業生產的一個環節出問題,整個生產過程就可能出問題,但由于涉及主體眾多,離不開相關部門的規范。要改變這種現狀,既需要通過合作社和土地流轉改變小散亂的情況,也離不開對種植者的培訓。程魁說,就培訓而言,過去不少農民知識水平有限,參加培訓往往聽不懂;如今卻時常能聽到新型職業農民參加培訓時抱怨:講的太淺不夠勁。
目前程魁已成為西街口鎮首批篩選的50名新型職業農民之一。“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應該一步步來,尤其是發揮好大戶和合作社帶頭人的示范效應。”西街口鎮黨委書記游涯坤說。
程魁說,“有多少資金就做多大的事,但不管做大做小,一定要做實。”
張東林 我把種田當事業
總結張東林的成功經驗,就一句話:讓專業人干專業事。產業興旺,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新型職業農民的不斷涌現,讓粗放式的農業生產經營轉向了更精細化、專業化。采訪中,我們發現有的地方出現土地閑置或經營不善等現象,這是因為沒有把土地資源交到專業農民手上,造成了浪費。在未來,應該不斷探索如何讓土地與人才*結合,讓更多懂農業、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有用武之地。
株株秧苗,棵棵挺拔,而“檢閱”它們的是青海省達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張東林,他是一名復轉軍人。
現代化設施農業園區里,多功能儲藏窯、蔬菜深加工車間、保鮮庫、4臺冷鏈配送車……從種子落地到賣給商販,張東林打造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市面上有的菜,上面的飽滿水靈,往下一翻,好多次品。我的菜就不會。”張東林要求,每一筐菜都要標明日期和裝配工的姓名,以便于追溯。
“我理解的現代農業,就像辦工廠,質量、效率尤其重要。”張東林認為,“這來自于對每個生產環節的*把控。”
有*,他從山東請來了3位技術員。技術員們負責操持田里的大小事務,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個老板“猴精”。他每天都把打完藥的藥袋子收回來,然后把藥品種類、用藥時間和用藥量一一記錄下來。靠著這樣的“偷藝”,張東林也成了技術專家。
五六年前,張東林剛剛脫下軍裝,與幾位戰友一起承包了15個土棚開始創業。“起步階段吃了不少苦頭。”張東林說,“每一件事,每一個環節,都得自己去跑,但*的困難是不懂技術,不懂市場行情……”
農業投資見效慢,現代農業又有很強的專業性。“我之所以堅持下來,是因為我把種田當事業,就想當個好農民!”
這些年,張東林從未停止過學習,“事業小,視野不能小。我現在盤算,能不能把周邊的幾家聯合在一起,做到菜品多樣、統一配送,這樣既節約成本,又能減少沖突,還能形成更大的平臺,從而有所作為!”
小索頓 青稞地里有奔頭
小索頓的創業之路,始終圍繞一個“農”字展開,來自農村,畢業于農校,扎根農村創業。可像他這樣愿意到農村、當農民的年輕人畢竟不多。
很多像小索頓一樣的年輕人具有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的潛力,他們有激情、有夢想、有知識。鄉村振興事業需要這樣的人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關政策保障、創業孵化成長等方面再加一把火,不斷壯大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個頭不高,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初見文質彬彬的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位教師。可“85后”的他,已經與“農業”打了十幾年交道,去年9月還被評為2018年度“全國十佳農民”。
“以前我‘五谷不分’,但母校改變了我。”2005年,19歲的小索頓考進了南京農業大學。小索頓的家鄉是西藏*的糧倉——日喀則市江孜縣。每到金秋,江孜城外滿是一望無際、鋪天蓋地的金黃色青稞田。小索頓的父親經營了一家青稞加工廠。為了幫助父親,小索頓于2012年辭掉工作回鄉接手了加工廠。
當時,加工廠只是個小作坊,加工的產品只有糌粑,很多生產工藝都是以人工為主。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小索頓聯系上了對口援藏的上海食品研究所和母校的食品系,聯合開發了青稞爆米花、富硒青稞全粉、青稞餅干等10余類青稞系列產品,迅速打開了銷路。
同時,小索頓打算放棄原先作坊式的手工生產,但苦于找不到青稞加工生產線。于是,他花了80余萬元,采購了具備類似生產工藝的設備,自己重新設計改裝,建成了*條現代化生產線。
小索頓還在拉薩、日喀則、江孜等地開設了8個銷售點,40多名農民員工學著當銷售、跑運輸。他們有了一技之長,成了村民羨慕的“新型職業農民”。
問起小索頓是否后悔回到農村,從“書生”變成“農民”?他靦腆地說:“不后悔,我覺得農業是有奔頭的產業,我創業就是想讓青稞地里長出金豆豆,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到農業領域中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