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貧是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也是*扶貧的重要方式,從國家出臺各類鄉村旅游扶持政策,到文旅企業、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都給旅游扶貧注入了巨大的能量和活力,也為旅游扶貧工作的進一步深化和推進提供了借鑒。
當前,我國扶貧開發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全國還有4000多萬貧困人口,許多都是深度貧困。與其他扶貧方式相比,旅游扶貧以其強大的市場優勢、新興的產業活力、強勁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帶動作用,在扶貧開發中發揮著日益顯著的作用。現實中,經濟發展水平低的貧困地區產業基礎薄弱,迫切需要尋求某種產業發展的推力。鄉村旅游的發展會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發揮旅游乘數效應,達到發展貧困地區經濟的目的,而成為貧困地區發展的強大推力。
實施鄉村旅游扶貧,發展鄉村旅游產業,貴在堅持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田園風光為韻、以村落民宅為形、以生態農業為基,依托村莊優勢農業項目,拓展農業觀光、休閑、度假和體驗等功能,開發“農業+旅游”產品組合,帶動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產業延伸發展,促使農業向二三產業延伸,產生強大的旅游產業經濟協同效益,促進當地群眾增收,實現脫貧致富。加強鄉村生態環境和文化遺存保護,發展具有歷史記憶、地域特點、民族風情的特色村鎮,建設“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魅力村莊和宜游宜養的森林景區,依據自然資源,有規劃地開發休閑農莊、特色民宿、自駕露營、戶外運動等鄉村休閑度假產品;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工程提升,引領鄉村旅游新時尚新潮流,為脫貧致富夯實基礎力量。充分發揮旅游業就業容量大、進入門檻低的優勢,積極開展鄉村旅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導貧困群眾從事鄉村旅游發展,帶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戶外運動、工程建筑等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創業,實現農民增收創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