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閣的面粉加工、旺盛的豆油生產、杏山的肉牛養殖……*脫貧路上,一幅幅產業發展的畫卷令人贊嘆。村有主導產業,戶有致富門路,脫貧奔小康不落一戶一人,在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興城鎮已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
興城鎮大閣村貧困戶張殿龍,一家三口人。靠扶貧小額貸款帶資入社,依托祥閣小麥種植合作社的產業帶動,一家人的年終分紅達到9000元,加上農閑時打零工的收入,張殿龍的日子是越來越有奔頭。
興城鎮抓住產業扶貧“牛鼻子”,圍繞貸得到、用得好、還得上的工作目標,積極有效產業扶貧工作。大閣村成立了祥閣小麥種植合作社,種植小麥470畝,貧困戶年分紅5000元,旺盛村成立盛鑫種植轉業合作社,種植大豆400畝,貧困戶年分紅5000元,杏山村成立肉羊養殖合作社,目前存欄600余只,貧困戶年分紅3000元。
一項項竣工的工程個個關乎民生,一件件完成的實事件件體現民意。2018年興城鎮新建和改造自來水7個村13個屯,100戶群眾的安全飲水問題,全鎮貧困戶全部實現安全飲水。為全鎮44戶危房貧困戶新建了安全住房,為5戶危房貧困戶提供了長期安全住房。科學研判產業扶貧項目,保證貧困戶增收,全鎮共成立專業合作社15個,帶動全鎮209戶貧困戶全部入社。
興城鎮政府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扶貧目標,對照行業部門政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在飲水,住房,醫療健康,教育保障,金融扶貧等方面支持政策落地。目前,全鎮貧困戶的義務教育率、安全飲水和安全住房率均達到*,扶貧小額信貸做到應貸盡貸,全鎮共貸款915萬元。
興城鎮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09戶,500人(其中:已脫貧128戶294人)。大閣村是興城鎮的省級貧困村,2017年已經脫貧出列。在此“一月管兩年”的關鍵時間節點,興城鎮圍繞脫貧攻堅工作,不斷強化扶貧責任、政策、工作落實,*扶貧、*脫貧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