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資金投入高、周轉慢、回收期長,加上沒有正規廠房,產品都是鮮貨和活物無法抵押,多數農業企業面臨資金困境。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領撬動作用,推動我市現代農業產業建設邁上新臺階,記者日前獲悉,我市已設立常州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基金首期規模1億元。
800多畝養殖池塘,成方連片。位于鐘樓區鄒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江蘇諾亞方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在省檢驗檢疫局注冊登記的池塘養殖出境水生動物養殖場。公司總經理戴飛日前告訴記者,公司按總體規劃已建設一期現代漁業示范區,為特種水產養殖基地,主要培育河蟹、青蝦、扣蟹等。公司擁有“諾亞一號”大閘蟹新品種,也已注冊“新孟河”商標,所產河蟹主要出口。
“農業企業和工業企業不同,尤其是水產養殖業,往往都是租用的土地,很多投入都是隱形的,不是固定資產,也無法抵押。”戴飛說,目前公司已經打通了產業上下游環節,龍蝦、醉蟹、蟹黃等衍生產品都已上市,也希望往農業企業股改上市方向升級轉型。“我們去融資,只能動用個人名下的資產,相對來說很困難。”戴飛說,這也是一直困擾她的一個心病。因此,她對農業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的設立頗為關注。
對此,市財政局副局長譚志文表示,我市首支農業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是經市政府批準、授權市財政局發起設立的,是以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出資為主、財政資金出資為輔,扶持優質農業企業的政策性基金。基金首期規模1億元,主要投資于市內有發展潛力、有帶動能力、有上市意愿的優質農業企業。
譚志文解釋,基金投資方式主要采取股權直接投資和投貸聯動兩種方式。股權直接投資,即財政首期出資2900萬元,吸引社會資本7100萬元,共同為標的企業提供投資期限*長不超過7年、單個股權投資規模不超過基金認繳規模20%或投資對象股權20%的股權直接投資。投貸聯動,即市財政通過設立規模2000萬元的信貸風險補償額,撬動合作銀行2億元信貸額度,向與基金簽訂認股權協議的標的企業發放期限*長不超過3年的“惠農貸”專項支農貸款。3年內,若標的企業成長良好,基金可對其實現真正的股權投資。
據悉,申請基金支持的企業主要是從事七種生產經營:一是現代種業、農業智能化生產、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二是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三是農業機械裝備提升;四是農業電子商務發展,“互聯網+農業”模式創新;五是特色與健康種養殖,農產品精深加工;六是農業資源開發利用;七是為農服務企業。此外,各種農業企業還有一定的準入門檻,比如種植業要求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不低于500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不低于30畝。生產經營時間不低于兩年。養殖業中水產養殖面積達集中連片100畝以上(含100畝);養殖豬、羊等大中型動物的,存欄量在500頭以上(牛類養殖可適當放寬至300頭以上),養殖肉禽、蛋禽等小型畜禽的,存欄量在10000只以上,生產經營時間不低于3年等。
譚志文表示,符合基金支持條件的申報企業,需填寫《常州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基金項目申報表》,向轄市、區農(林)業局提出申報意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