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來自鄉鎮的基層省政協委員,我平時比較關注鄉村振興等面向基層的有關政策制定出臺情況。”1月4日,安徽省政協委員、定遠縣二龍回族鄉黨委書記王祝成告訴記者。
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是改善廣大農村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實現土地重新集中分配或流轉,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實現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想要振興民族鄉村經濟,實現農業規模化發展,加快現代農業步伐,首要條件就是將現有農田進行高標準建設。”在民族鄉村工作多年的王祝成認為,“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是民族鄉村*急需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工程。”
“群眾對高標準農田建設意愿非常強烈,要求給予農田整治項目支持,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從而便于發展規模、適度、高效的現代農業。”為此,去年“兩會”期間,王祝成專門提出建議,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主管部門,應在項目資金安排、分配上對民族鄉村實行差異化扶持,讓非扶貧村的民族村享受扶貧村待遇。
令王祝成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建議交辦后,安徽省水利廳、省國土廳、省農委等部門都給了書面答復,表示在制定政策時對民族鄉村給予傾斜和支持。
“今年我準備就江淮分水嶺地區退耕還林補助政策到期后的政策延續問題提出提案,同時,還將對提高小城鎮的宜居、宜業、宜教、宜醫環境等方面提出建議。”王祝成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