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生態循環、稻漁共生、種養雙贏……2018年,長春市水利局在全市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技術,通過打造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合作社為紐帶、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為基礎的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化聯合體,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全市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5.5萬畝,綜合增效6283.67萬元。
“2018年,我們承擔了5.5萬畝稻漁綜合種養技術項目,分別在德惠市、農安縣、九臺區、雙陽區和榆樹市實施,平均畝產蟹(魚)15公斤,稻谷增收7%,畝綜合增效1000元以上,帶動周邊大批稻農共同發展,實現了漁業增產、農民增收、產品品質提升。”長春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試點推廣結果證明,稻漁綜合種養技術項目具有投資少、效益高、技術簡單和管理方便等優點,通過生態養殖,*程度利用土地資源,改變稻田單一栽培的歷史,促進了生態和經濟良性循環。該項目已得到廣大農民的認可,將帶動本地區種植業和養殖業快速發展。
除此之外,該局還設置課題進行小龍蝦養殖試驗。2018年6月中旬投放的小龍蝦規格為50-80只/斤,投放密度分別為30斤/畝、20斤/畝和15斤/畝,共計試驗100畝。試驗結束時,小龍蝦個體規格平均達30克/只,*個體達50克以上。
下一步,該局將繼續增加稻漁綜合種養推廣示范面積,讓更多的種養戶參與進來;進一步豐富稻漁綜合種養的品種和內容,在養殖技術等方面繼續深入研究,形成適合本地區的稻田綜合種養推廣示范技術;加大投入力度,對種養戶定期開展養殖技術培訓及經驗交流,提高本地區稻漁綜合種養技術水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