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舞鋼市楊莊鄉五座窯村村民王國強的十幾座大棚內溫暖如春,該村貧困戶丙蓮英等十多位婦女手提籃子正忙著采摘香菇。
“俺家香菇大棚經常請十幾個人來幫工,每人*60元,就這還老是找不來人。貧困戶只有丙蓮英一人。”王國強說。
五座窯村地處山區,部分村民有香菇種植技術,但種植規模不大。脫貧攻堅戰打響后,村“兩委”認為只有把香菇產業做大做強,才能強村富民。在縣、鄉和駐村工作隊的支持、幫助下,幾年來,五座窯村香菇種植產業迅猛發展,目前,種植規模已達300多畝400多萬棒。在該村的13戶貧困戶中,有3戶利用該市提供的小額貸款,建起了香菇大棚,其余10戶貧困戶30多個貧困人口幾乎全部在本村香菇大棚打工,工資性收入大幅增加。
隨著五座窯村的成功,通過香菇產業脫貧的經驗在楊莊鄉成功推廣,以五座窯村為中心,大力扶持香菇種植產業發展,建成了香菇產業園。目前,該鄉香菇種植面積已達1000多畝,配套香菇保鮮庫10座,年產值近億元,覆蓋人口一萬多人。在香菇產業園內,貧困戶可通過申請小額免息貸款建棚種菇、入股建棚、園區務工等形式實現長期穩定增收,其中務工月均工資1500元左右。
“我鄉香菇產業園區內共有十個行政村,貧困人口280多人,除去150多人無勞動能力者,其余貧困人口全部在香菇產業園務工,實現穩定增收。”該鄉人大主席張耀輝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