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年冬季來臨之后,大蒲池溝村就進入了農閑時節。但2018年這個農閑季節,村里人并不“閑”。2018年11月,在北京銀行引導下,大蒲池溝村以村為單位成立注冊了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組織統一對接農戶,拓寬銷售渠道,產供銷結合,以此為基礎幫助村民開拓農產品市場銷路,形成地域品牌特色,規模效應也得到提升。
“足不出村”實現增收
這個冬天,大蒲池溝村農閑“不閑”。大概20分鐘的時間,一只獺兔毛絨玩具在村民鄭玉華手中完成。“完成一只玩具的制作,村民可獲得5-7元手工費,如果能自己通過電商或微商銷售出去,利潤可以更高。”大蒲池溝村*書記孫立偉說,“憑借這項工作,參與者每月至少可以增收500元。”
2018年5月,北京銀行開展與大蒲池溝村結對幫扶,通過對當地自然資源調研,北京銀行從農業發展、資源挖潛、勞動力應用、引薦客戶資源、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深入探索幫扶舉措。“以前,大蒲池溝村低收入人群中,不少是老年人,一些年輕勞動力也需要照顧老人,外出不便。我們在制定幫扶措施時,比較注重讓村民利用當地有效資源實現增收。”北京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東寧說。
“我們為村民請來了工藝品制作方面的培訓老師,聯系相關廠商,為村民提供生產需要的原材料,幫助村里留守勞動力實施技能‘脫低’專項行動,解決留守勞動力就業難題。”北京銀行懷柔支行黨支部書記王盟表示。
此外,根據每戶村民的特點,北京銀行還協助村委會為村民建立了多元化增收渠道。今年70歲的大蒲池溝村村民王永倫每個月都能獲得額外的400元公益崗工作收入,作為村保潔員的王永倫不僅自己獲得了收入,還讓村子的衛生環境得到了提高。大蒲池溝村村主任張宗國介紹,目前該村為村民共提供了護林、修繕水渠、保潔等在內的工作崗位90多個。
去年全村“脫低”
大蒲池溝村距懷柔區湯河口鎮鎮政府5公里,村內始終沒有形成主導產業,人均耕地面積僅有0.6畝,自身農業發展也受限。“此前,我們全村低收入戶有68戶、144人,其中60歲以上53人。目前僅剩下1人1戶尚未‘脫低’,到2018年年底,我們村全村‘脫低’的目標就完成了。”孫立偉說。
為保證結對幫扶工作的高效實施,北京銀行特成立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為結對幫扶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為推動基層黨建與扶低工作結合,助力扶低措施落地生根,北京銀行各級黨組織多次前往大蒲池溝村開展調研。深入交流座談,探索“黨建+扶低”的一體化工作格局,幫助大蒲池溝村強化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
每年一到冬季,大蒲池溝村的供水管道就結冰,造成村民用水難。北京銀行了解到情況后,立即發起募捐活動,干部員工踴躍參與,僅兩天時間籌集善款10萬元,專項用于大蒲池溝村自來水管道保溫工程,解決了村民臨冬保暖飲水燃眉之急。
從“輸血”到“造血”
要想幫扶到位,必須幫助大蒲池溝村擁有自己的產業,從“輸血”到“造血”,協助該村徹底“脫低”。“大蒲池溝村附近有很多野生杏仁,有人建議可在這里建立一個杏仁油的產業基地,但出于環保方面的考慮,并沒有支持這樣的建議。”北京銀行懷柔支行副行長張祥謙說。經多次實地考察,當地山泉水資源再次開啟了當地人致富的靈感。北京銀行遵循《湯河口鎮大蒲池溝村產業發展定位分析》及產業發展規劃,本著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入權威水質檢測中心,對當地山泉水進行抽樣檢測。“未來計劃根據檢測結果打造特色標簽,在確保檢測結果符合國家標準的條件下,擬加工包裝形成北京銀行飲用水專用品牌。”張祥謙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