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江蘇常州市農業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結合農資打假冬季行動,開展了農藥市場“回頭看”執法檢查。檢查內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有證的是否依法依規銷售、無證的是否偷偷摸摸銷售、未取得限制使用農藥定點經營資格的是否超范圍銷售。
執法人員所考量的“證”,是農藥經營許可證。2018年8月1日起,全國農藥經營許可制度全面實施,凡是未取得許可證的,一律不得銷售農藥。常州市農業部門扎實開展此項工作,截至目前,已核發農藥經營許可證682張,其中包括限制使用農藥定點經營許可證38家。據統計,全市有80余家農資店因達不到許可要求,主動退出了農藥經營。
農藥市場的安全規范,直接關系著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廣大農戶的切身利益。記者從市農委了解到,在農藥經營許可制度實施以前,這一行業的經營者文化水平、專業知識等參差不齊;經營場所、銷售臺賬等管理水平有高有低;對22種限制使用農藥的經營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只要是合格產品每家農資店都可以銷售。此外,之前我國對網店、貿易公司等主體銷售農藥未實行經營許可制度,缺乏相應管理法律依據,這給農藥市場管理帶來了隱患。
對農藥經營主體實施“準入”制度之后,農藥經營者需要有農學、植保、農藥等相關專業中專以上學歷,或者專業教育培訓機構56學時以上的學習經歷;有不少于30平方米的經營場所、不少于50平方米的倉儲場所,并與其他商品、生活區域、飲用水源有效隔離;有可追溯電子信息碼掃描識別設備和用于記載電子臺賬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同時,銷售限制使用農藥的不僅要求更高、布局更嚴格,還必須經過省級農業農村部門批準;網店和貿易公司等農藥銷售主體也同步納入管理。
市農委農藥管理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農藥經營者必須配有計算機和掃碼設備,通過掃描農藥產品標簽上的二維碼和計算機進、銷數量錄入,實現進貨、銷售臺賬電子化、信息化,讓職能部門的監管更有效率。
2018年8月1日之后,常州市農業執法部門先后開展了“拉網式” “全覆蓋”的“農藥市場專項執法周”和“回頭看”等行動。2017年常州市農藥抽檢合格率為90.7%。2018年以來,常州市農藥抽檢合格率穩步上升至94.1%,而且假農藥的檢出率下降明顯,只有不到0.5%。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