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一項以“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互利雙贏”為原則,事關浙江發展大局的“山海協作”工程,在浙江的綠水青山之間鋪開。位于浙西北的長興牽手浙西南小城慶元,從此開啟了慶元“山海協作”的壯麗征程。
“充分發揮山海并利優勢,著力打造‘山海協作’工程升級版,進一步拓展協作內涵、完善協作平臺、深化協作機制,支持‘飛地經濟’發展,不斷增強山區和革命老區自我發展能力。”隨著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對“山海協作”工程作出新部署后,慶元縣委、縣政府搶抓機遇,立足本地實際,不斷加強與長興縣、嘉善縣、海曙區的交流協作,來自協作縣的資金、技術、人才、理念“種子”源源不斷地播撒在菇鄉大地上,為菇城注入澎湃活力,開啟了山呼海應、攜手共贏的全新探索。
千帆竟發,勇進者勝。據測算,近年來,我縣共獲得幫扶資金1500多萬元,開展“山海協作”援建項目50余個,涉及美麗鄉村建設、促農增收、農業產業扶持、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和教育衛生等,全力打造“山海協作”工程的升級版。
恩山義海重民生“惠話”協作新畫卷
念好“山海經”,增進民生福祉是“山海協作”工程開展以來一以貫之的目的。從過去的重視政府間的項目合作,到如今打造“山海協作”工程升級版,更加注重了對醫療、教育、交通、衛生、美麗鄉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讓老百姓獲得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
早在2006年9月,長興縣就在慶元縣實驗小學援建了教學樓,取名“長慶樓”,成為長興和慶元友誼開啟的象征。
時光延伸至2016年,慶元與長興、嘉善兩縣在教育領域合作不斷升級,通過“訂單式”培養,著力提升慶元縣教師隊伍建設整體水平:兩縣每年安排20名*教師或校長,按1:2的比例結對慶元縣40名教師或校長;每年派出不少于80人次名師參與慶元縣教師培訓工作;以支教和掛職交流的形式,每年至少安排3名*學科骨干教師到慶元結對學校開展支教活動。每年各資助50萬元幫助慶元改善教學辦學條件。
緊扣教育,合作之花不斷綻放。長興、嘉善兩縣還組建職業教育跨區域發展聯合體,與慶元共同推進中職課程改革和現代學徒制試點,通過“1+2”“2+1”等方式,開展多形式的聯合辦學。長興中學、嘉善*中學與慶元中學進行結對,共享教育科研成果,建立穩定的學生委托培養機制、兩校互訪機制,促進學校間的共同發展。通過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協作,使得慶元教育質量穩步提升。
醫療改革是民生所需,民心所向。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百姓享受優質醫療紅利,直接影響到群眾幸福感。
由嘉善縣出資建設的“山海協作”工程項目慶元縣人民醫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提升工程”,建設380平方米的臨床技能培訓中心接待室和培訓中心室,購置模擬訓練系統、醫用設備、模擬人、遠程教學系統、培訓電腦、教學設備等培訓用設備。項目投用后,能夠讓慶元醫生在“家門口”準確地掌握臨床技能,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此外,長興、嘉善、海曙三地中醫院都*限度對慶元中醫院開展幫扶。
教育、醫療只是“山海協作”工程開展以來改善慶元民生事業的縮影。在“山海協作”工程的扶持下,共開展惠民項目40多個。長興先后在慶元援建了屏都街道菖蒲洋村康莊道路修復及村避災中心修繕項目、嶺頭鄉包果村的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五大堡鄉西洋村的沿河護欄項目、荷地鎮文體中心修繕工程等多個項目。去年11月,還在淤上村啟動“光伏+助農”項目,使淤上村成為全縣*實施“光伏+助農”項目的村集體經濟光伏發電行政示范村。嘉善縣在慶元援建了屏都技能型政府實訓基地、賢良鎮復興橋建設項目、安隆村游泳戲水湖底打底工程項目、縣人民醫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項目、江根鄉水寨村居家養老照料中心等多個項目。海曙區在慶元開展“百村慈善愛心基金”工程補助計劃、黃田鎮鄉村振興講習實訓基地、荷地鎮楊橋村瞭望臺建設和安南鄉黃竹洋坪防洪堤步道建設等多個項目的幫扶。惠民生,聚民心,提升百姓幸福感獲得感,始終是“山海協作”的初心和歸宿。
跨越千里,山海情深。如今,“海風”依舊不斷,來自幫扶縣的民生工程合作也更加緊密,修“幸福路”,架“連心橋”,努力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
山海相連強交流“培育”協作新動力
“慶元生態環境優美,自然資源稟賦優越,我們要發揮好山與海的各自優勢,做好服務與發展的融合文章。”嘉善縣副縣長范國良在掛職慶元縣委常委、副縣長后,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忙著向客商推介慶元、宣傳慶元。
扶貧先扶智,人才是關鍵。今年以來,來自嘉善、長興、海曙三地干部人才到慶元開展干部交流,涉及發改、農業、衛計、旅游等部門。在“請人才來幫忙”的同時,慶元也積極“送人才去學習”,共選派王國政等7名干部赴協作3縣(區)掛職學習。
“作為培養鍛煉干部、優化干部成長路徑的重要平臺,山海協作干部掛職互派開展以來,選派許多*干部到我縣開展工作。”慶元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劉新民表示,干部交流互派變“引資”為“引智”,有力推動兩地合作項目的對接、推進和實施,助推經濟大發展。
干部互派牽起了“山海協作”的長線,縣、部門(鄉鎮)、村、政企、村企五級聯動機制的互訪則拉緊了這根線。
2018年5月31日、6月20日,嘉善、長興各8家企業、海曙5家企業分別與慶元縣21個薄弱村進行了現場簽約,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助力“消薄”攻堅;8月3日,隆宮鄉和嘉善縣天凝鎮簽訂《山海協作“鄉村振興”結對共建框架協議》;12月3日,海曙區西門街道等5個鄉鎮(街道)與竹口鎮等5個鄉鎮簽訂《結對幫扶協議書》,成為“山海協作”鄉村振興友好鄉鎮;9月14日,農業局一行赴海曙區農林水利局開展考察對接“山海協作”及生態農產品展銷工作;10月8日,長興縣文化館帶領40多名文藝工作者將富有長興地域特色的文藝節目帶到慶元縣舉行“山海協作”文化走親文藝晚會……今年以來,各部門積極作為、主動對接,建立聯動機制,結對關系更深化。
2018年,為了做好協作的對接工作,兩地黨政代表團密集開展高層互訪,共同召開聯席會議,研究部署、協調推進“山海協作”工作。慶元縣委書記藍伶俐帶隊黨政代表團在5月到7月先后走訪了嘉善、長興和新結對的寧波海曙區,共同謀劃交流“山海協作”工作;慶元縣委副書記、縣長胡獻如帶領政府代表團在2018年11月、12月再次到訪長興、嘉善、海曙三地,推動落實山海協作工作。同時,結對縣也組織黨政代表團多次到慶元縣訪問考察,舉行聯席會議,簽署多項專題、部門、產業合作協議,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深入實施項目建設與開展合作。
截至目前,慶元縣與協作3縣(區)共開展高層互訪13批次,互訪人數達100多人次,簽署協作協議30余項。
親戚越走越近,感情越走越深。合作越走越多,道路越走越寬。風光越走越美,前景越走越好。如今,“山海協作”的背景下,建立了密切的溝通機制和深厚的工作友誼,實現了我縣干部人才互動、資源信息互通、能力素質互促的良好局面。
枕山襟海建產業“掀開”協作新篇章
2018年11月8日上午,全省*跨省、跨縣域三地共建“飛地抱團”項目,嘉善—慶元—九寨溝“飛地”產業園在嘉善縣動工,標志著三地協作工作進入新階段。
嘉善-慶元-九寨溝“飛地”產業園項目自2018年5月3日簽訂合約以來,三地攜手全力推進項目建設進度。總投資2.28億元,項目規劃面積300畝,首期約73.6畝,廠房建筑面積約58000平方米,由慶元縣、九寨溝縣共同成立嘉善九慶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組織實施。項目首期建成投入使用后,預計可為慶元縣和九寨溝縣每年帶來約2200萬元的收益,可用于推動慶元縣83個薄弱村增強“造血”功能。
同樣在5月3日,嘉興市經開區與我縣簽訂《嘉興經開區-慶元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框架協議暨山海協作“飛地”產業園合作協議(土地補充協議)》,慶元約60畝土地指標“遠嫁”嘉興經開區,共同探索“飛地經濟”。
筑“巢”繼踵而至,2018年10月10日,海曙-慶元“山海協作”聯席會議上,簽訂《海曙-慶元“飛地”產業園合作協議》,初步擬定海曙-慶元飛地計劃。11月28日,在長興-慶元“山海協作”聯席會議上,簽訂《長興-慶元規劃建設“飛地”產業園合作協議》,長興縣將泗安鎮西湖科創園現有10000平方米標準廠房用于和慶元縣共同規劃建設“飛地”產業園,收益雙方共享。“飛地”產業園讓慶元不再“望洋興嘆”,而能主動“趕海弄潮”。
回鄉橧“巢”,2017年6月,慶元、嘉善兩縣正式簽訂《慶元-嘉善山海協作生態旅游文化產業園共建協議》,成為全省第二批*成功簽約的產業園,也是麗水市*成功簽約的生態旅游文化類產業園,并成功列入省級山海協作產業園創建名單。
該產業園規劃采用“一園多點”的分期開發建設模式,圍繞香菇特色產業,一園引領、九點支撐、三線交織,構建“產業園區-休閑景區-顏值山水-生態慢村”一體化的全域大景區,打造集生態、旅游、文化要素于一體的綜合產業園。
“山海協作”工程開展以來,不僅只有產業園,圍繞農、林、旅等多個產業,各幫扶縣著眼長遠,不斷幫助慶元“造血”。慶元、嘉善兩地科技局簽訂《關于科技援建林下經濟技術推廣合作協議》,嘉善縣科技局提供20萬元資金給慶元縣科技局用于林下多花黃精種苗繁育和三葉青栽培技術的科技推廣;嘉善、慶元兩地旅游發展委員會合作協議,協議約定嘉善縣加強對慶元縣旅游規劃、旅游客源輸送、旅游宣傳推廣、特色旅游產業基地培育等方面的支持,推動兩地干部職工療休養目的地互推工作,不定期合作舉辦兩地旅游產品的宣傳推介活動,促進旅游經濟發展。
通過產業協作幫扶,慶元一批產業“短板”得以補齊,助推了產業轉型、動能轉換、“兩山”轉換,慶元實現了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借勢發力。
“海”風吹來,“山”呼“海”應不再是簡單的輸出扶貧幫困,而是“山”這頭以綠色發展為本,主動奔向“海”的懷抱,不斷探索產業升級,共同“掀開”新一輪協作發展機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