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隆冬時節,山茶果采摘完畢。在麗水慶元縣荷地鎮浙江耕天下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山茶油加工基地里,人們迎來了山茶油生產高峰期,工人們忙著篩選、清洗油茶籽,壓榨“金黃色”的山茶油。
慶元縣域內有油茶林種植面積2.4萬畝,其中東部鄉鎮1.95萬畝,占全縣的81.3%,油茶青果產量約達227.8噸。過去幾年,慶元油茶產銷效益低,銷售渠道受阻,部分油茶林漸漸變成了荒林。
“這些山茶林不僅構成了‘綠水青山’的一部分,在我眼里更是挖不盡的‘金山銀山’。”浙江耕天下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業行告訴記者,2018年年初,荷地鎮引進鄉賢。他們帶著故土情結,回到了荷地開辦山茶油加工基地,做起了收購周邊鄉鎮的油茶籽,并二次加工的買賣。他就是回歸的鄉賢之一。
據黃業行介紹,過去山茶油每斤的價格只有1.8元,而通過二次加工成半成品外銷,油茶籽市場價達每斤70-90元,精煉油茶籽市場價*可達每斤120元,山茶樹成了養在深山里的“搖錢樹”。加工基地從開業到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荷地鎮就加工了135噸油茶籽,總收益達378萬元,加工好的山茶油銷往韓國、新加坡等國家。
山茶油加工把荒置的資源利用起來,讓資源產生經濟效益,不僅富了茶廠,更為村民增收。“上班的時候每天有100多元錢的工資,每個月3600-4500元。”毛楊嬌是荷地村一名留守老人,自從油茶加工廠建立以來,她就在加工廠務工,從事油茶果的挑選、清洗等工作,增加了不少收入。毛楊嬌說,茶油加工勞動力需求大,但強度小,可以讓村里的婦女、老人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像她這樣的工人全村就有25個。
“2019年,茶油加工基地預計能加工油茶900噸,產量實現翻一番,帶動當地就業超過50人。”黃業行對今年的行情充滿信心。除此之外,黃業行的加工廠還將嘗試流轉山場,盤活土地,建立完整的油茶“種植-加工基地”,若能順利流轉山林種植油茶林,基地不僅能夠提升產品質量和效益,農民也可獲得工資、租金兩大收益。
“油茶林變成‘致富林’,只是荷地鎮邁出的一小步。作為東部鄉鎮,綠色發展要立足‘山水資源’優勢,鼓勵越來越多的鄉賢返鄉創業。”荷地鎮黨委書記胡冬玲說,鄉村振興,基礎在於產業興旺。接下來,該鎮將努力打造“荷地800”農業產業品牌工程,為農民增收致富多謀“路子”,為鄉賢回歸多開“金礦”。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