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浙江省常山縣新昌鄉郭塘村公廁,簡潔的外墻、锃亮的地面、清潔的便器……映襯在紅花碧草間,這里著實已經成為村內一景。
就在這間公廁,郭塘村黨支部書記張榮曾目睹這樣一幕:一位村民從田里干活回來,想進公廁方便。他擔心自己鞋上的泥巴弄臟公廁地面,就把鞋子脫下來,赤腳走進去。
廁所,曾是農村*臟的地方,在郭塘村居然成了村民怕弄臟的地方。這樣的反轉,得益于近年常山縣以公廁“所長制”為統領,以困難農戶廁改、農村公廁提升、農村旱廁清零等“三百行動”為重點,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的一系列創新實踐。
“小康路上,一廁也不能少。”常山縣委書記葉美峰說,廁所革命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映照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深切期許。常山縣站在“關鍵小事、民生大事”的認識高度來抓這項工作,奮力補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提升城鄉文明程度,提高群眾幸福感。
農村廁所革命怎樣壓實干部責任?怎樣實現廁所長效運營維護?怎樣才能讓廁所革命真正貼近群眾生活?常山的創新實踐,不僅改善本縣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也為破解農村廁改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供了參考答案。
每座公廁都有所長
從2017年4月開始,葉美峰又多了一個職務:常山縣公廁“總所長”。
這是常山縣委、縣政府借鑒“河長制”的結果,將廁所革命列為全縣黨政領導“一把手”工程,壓實工作責任,創新實施公廁“所長制”。
“不論城鎮還是鄉村,縣里每一座公廁都配有一名所長。”縣住建局長徐敏告訴記者,常山通過創建“1+2+N”管理機制,將公廁所長的運營維護責任落實到具體干部肩上。
何謂“1+2+N”?“1”即“1名總所長”,由縣委書記掛帥;“2”即“2名副總所長”,由縣委副書記和常務副縣長分任鄉村公廁總所長和城區公廁總所長;“N”即“N名所長”,由相關部門負責人、鄉鎮(街道)黨委書記擔任各領域和轄區公廁所長,村“兩委”干部擔任農村公廁所長,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鄉鎮部門緊密配合”的所長任職體系。
芳村鎮黨委書記陳賢民就是眾多“所長”中的一位。他不僅要統籌負責全鎮廁所的改造和運營維護,還“直轄”著位于該鎮遠教廣場的一間國家旅游標準AAA級公廁。
來到這間公廁,浙派民居風格的外墻引人注目,里面瓷磚地面锃亮,便器洗手臺干凈整潔,沒有一絲異味,第三衛生間、殘疾人專用間也配備齊全。
在管理間辦公桌上,記者翻開一本《巡查日志》,里面記錄著陳賢民每次對廁所的檢查情況。“空氣流通無異味,無積水”“紙盒內有紙,紙簍桶身套袋,無污漬”“蠅、蚊、蜘蛛等防治到位”……一共11項標準,做到的就打勾,沒做到的就打叉,還要寫下針對問題的解決措施。
“只要在鎮里辦公,我每天都抽出時間到公廁查看,并做好相關記錄,如果出現問題,就要抓緊整改。”陳賢民說。
“以前,廁所好不好,入不了一些干部‘法眼’。既然關心不夠,公廁‘臟亂差’也在所難免。”在縣農辦主任汪啟紅看來,“現在,每座公廁的運營維護任務落實到人,對環境設施的要求也更高更規范,建好的廁所自然就能高效運轉。”
所長每日巡查,也是“1+2+N”管理機制的內容。該機制要求,總所長每月對全縣公廁進行不少于1次的抽查,兩名副總所長每兩周對鄉村和城區的公廁進行不少于1次的抽查,所長對“直轄”的公廁原則上每日檢查1次。
“與此同時,我們還制定‘六個一’工作規范,即一牌一本、一日一巡、一考一評,倒逼所長主動作為、扛起責任。”葉美峰介紹,“具體說,就是公開所長公示牌和所長制工作日志,要求所長原則上每天巡查不少于1次,建立公廁所長考核機制和星級評定制度。”
低保戶用上“城里人廁所”
67歲的郭塘村低保戶陳水英,怎么也想不到,曾經因家里條件不好而沒有一間廁所的她,今年村里給免費建好了廁所。
瓷磚墻、坐便器、洗手臺、浴霸……這間廁所的配置,在她看來,“過去只有城里人才能用得上”。“以前,白天到公廁方便,晚上就用糞桶?,F在又干凈又方便。”她說。
離陳水英家不遠,村里出名的“旱廁一條街”也已改頭換面。
早年浙西農村建房有個習慣,就是將廁所(多是旱廁)建在房外,基本就在村組路邊上。這條街,由于旱廁數量多,曾經被戲稱“一條街”。據村民劉愛琴回憶:“臭味很大,誰都不愿從這兒走。”
而今,這里成為該村旅游一景。門板改成的小方桌、瓦片圍成的花壇……農房改造的廢料被二次利用,處處體現著環保理念。新昌鄉黨委副書記宋斌說:“經過‘五水共治’,農村排污管網改造基本完成,不少農戶新蓋的小樓也裝上水廁。路邊旱廁要是不拆掉,不僅影響村容村貌,還限制鄉村旅游的發展。”
曾“包干”這條路的村干部葉至圣告訴記者:“剛開始拆旱廁時村里有不少人反對,村干部就入戶講道理,還發動他們的親戚一同參與做工作,3個多月這條街就整治得差不多了。”
“我們對全縣旱廁進行拉網排查、集中整治。探索拆后空地利用新方式,在部分拆后土地上,建成涼亭、花壇等景觀節點,供村民休閑娛樂,提升鄉村環境質量。”常山美麗鄉村示范縣創建辦專職副主任曾修明說。
今年以來,常山縣委、縣政府積極拓展“所長制”內涵,在全縣開展困難農戶廁改、農村公廁提升、農村旱廁清零等“三百行動”。到目前為止,全縣A級以上農村公廁達到128座,困難農戶改廁率實現*,農村旱廁拆除率達到*。
“廁改提高了村民的公共意識,像那位‘脫掉帶泥巴的鞋,赤腳上公廁’的村民,就是一個例證。”在張榮看來,“群眾的幸福感,很多來自于廁所這樣的‘小事’之中,當干部的必須重視起來。”
細節體現人文關懷
尋著“胡柚娃”指示牌的引導,“舒心亭”——這座位于紫港街道獅子口村文化廣場旁邊的公廁就躍然眼前。
在這座公廁里,播放著輕揚的音樂,洗手臺有高有低,第三衛生間設有殘疾人無障礙設施、置嬰臺、兒童便器……從細節上體現著人文關懷。
該村77歲的殘疾戶吳老漢因病不能走路,縣殘聯為他家免費改建廁所時特意安裝無障礙設施。在村黨支部書記吳國華看來:“農村公廁和困難農戶廁改,都要向城區看齊,體現人性化才能讓群眾用得更舒心。”
“我們堅持人性化服務理念,從百姓需求的細處著眼,努力放大‘廁所革命’的民生效應。”曾修明告訴記者,“特別是注重第三衛生間建設,增設無障礙設施、母嬰設施、兒童便器等,并按1∶4比例設置座蹲位,使男女廁位比例達到2∶3。”
公廁內部的潔凈美令人舒心,公廁建筑的外在美則扮靚環境。在綠樹掩映下,文峰西路公廁更添幾分古色。85歲退休老人占文常常在公廁門口的長椅上聽越劇。“感覺很好啊,就像靠在仿古別墅邊上一樣。”他說。
圍繞“何處心安慢城常山”的城市品牌形象,常山在公廁造型上結合各村實際,選擇浙派、徽派以及現代風格等與村莊相適宜的建筑范式,在裝飾上鼓勵利用竹木、鵝卵石、綠色植物等本土資源進行修飾點綴,并以常山本土“胡柚娃”卡通形象制作公廁導向牌,達到“一村一廁一景”的效果。
紫港街道辦事處主任科員王玉新很有感觸地說:“農村建公廁難在選址,誰也不愿意自家旁邊挨著廁所?,F在,每座公廁都是景觀,比一般農房還漂亮,管理得當又沒有異味,反對聲音也就沒了。”
“每座公廁都配備一名管理員,專職進行保潔、維護。”縣住建局環衛處主任陳金蓮介紹,“我們吸納社會資本參與公廁管理,實行政府購買服務、專業公司承包,將環衛部門從大包大攬的‘保姆式’服務中解脫出來,工作重點放在廁所衛生監管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上。”
“公廁所長根據巡查情況,依照合同規定扣減支付給保潔公司的費用。公司通過業績考核掛鉤管理員收入,督促管理員切實履職。”汪啟紅說,“這樣既降低了行政成本,又增加了農戶的就業崗位。”
“推進‘廁所革命’,一定要實事求是。”葉美峰說,常山既不搞“貪大求洋”,也沒有“嘩眾取寵”,而是堅持合理布點、理性投入、科學運行,讓高質量的廁所真正造福群眾生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