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湘陰縣捷報頻傳:國家農業農村部公布全國第三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名單,湘陰榜上有名;湘陰還被省農機局評為2018年全省農機工作先進單位,連續4年獲此殊榮。
湘陰是全國重要糧食作物水稻的優勢產區之一,也是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縣。近年來,該縣以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為抓手,加大制度改革、政策創新力度,著力主攻薄弱環節,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并優化公共服務,強化依法監管,提高農機化裝備水平、作業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服務水平,實現農業機械化“全面、全程、高質、高效”發展。2018年,該縣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7.9%,其中機耕和機收水平都達*,高效植保機械化能力為46.91%,谷物產地烘干機械化能力為54.99%,水稻秸稈處理機械化水平為82.24%,機耕道通達率超過80%,全縣農業生產全面進入全程機械化時代。
該縣還積極探索開展“合作社+技術培訓”“合作社+示范區”“合作社+市場”“合作社+扶貧”模式,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截至2018年底,該縣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數量已增至165家,其中省級現代農機合作社總數達63家。目前,該縣農機專業合作社分別開設了田間作業、跨區作業、機械維修、新技術推廣、技術咨詢等10多個服務項目,農業機械化服務覆蓋面積超過50萬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70%以上。
湘陰縣農機局局長張湘華介紹,他們將根據東部丘陵鄉鎮油菜為主、西部湖區鄉鎮水稻為主的產業特色,在每個鄉鎮規劃建設一個高標準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點,點面結合,整體推進,全縣形成“東油”“西糧”的農機化大生產格局,帶動當地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提高。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